贾环回到荣府,听涛轩。
彩云早已候在门口,见他回来,连忙迎上,一边替他解下外袍,一边汇报:
“三爷,下午的时候,薛姑娘来过。”
“薛宝钗?”贾环微微一怔,有些意外,“她有何事?”
彩云没有回答,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小心翼翼地问道:
“三爷,我听说…您接了个很棘手的案子,那个叫玉面郎君的贼人很厉害……您会不会有危险?”
贾环看着彩云满是关切和紧张的小脸,不由得轻笑一声,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傻丫头,对你家三爷有点信心,我可是武状元,什么阿猫阿狗都能伤到我?”
闻言,彩云顿时放下心来,用力点头:“嗯!三爷最厉害了!”
在她简单纯粹的认知里,武状元就是天下最厉害的人。
这时,她才回答刚才的问题:“薛姑娘过来是问您是否需要帮忙?薛家是皇商,人脉广,或许能提供一些支持。”
贾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薛宝钗果然心思玲珑,消息灵通,做事周全。
“不必了。”贾环摇了摇头,“此案我自有把握,无需薛家插手。”
不过,薛宝钗的这份心意,他倒是记下了。
待此事了结后,再寻个机会见她一面。
……
接下来的两天,躲在暗处的采花贼玉面郎君,又公然发布了几条要在中秋之夜作案的预告。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
如此肆意挑衅官府和骁骑卫,顿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人心惶惶。
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议论此事,猜测着那嚣张的采花贼能否得手,而骁骑卫,又能否成功阻止他。
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弥漫全城。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等待着八月十五那一夜的到来。
是采花贼继续逍遥法外,谱写传奇?还是骁骑卫强势擒凶,扞卫律法?
中秋之夜,注定不会平静。
……
时间倏忽而过。
转眼便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夜幕降临,一轮皎洁的圆月悬于墨蓝天幕,清辉洒满人间。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笑语喧哗声不绝于耳,弥漫着团圆欢庆的节日气氛。
然而,在这片普天同庆的祥和之下,却暗藏着不同的紧张。
夏府之内,明哨暗卡,戒备森严。
陈奇率领着数百名骁骑卫好手,或明或暗地布控在府邸各处。
尤其是夏金桂所居的绣楼附近,更是重点看守。
从表面看,骁骑卫主力俨然尽聚于此,严阵以待。
实际上,坐镇指挥的陈奇,心中却并不如何焦虑。
他知道此地不过是个幌子。
他只需做好戏,稳住局面,不引起玉面郎君的警觉即可。
与此同时。
秦府对面,隔着一条街巷的一座三层茶楼雅间内,窗户微开一道缝隙。
庞德勇和楚风率领着十数名精锐的骁骑卫好手,如同蛰伏的猎豹,目光如炬,死死盯着宁国府内院的动静。
这才是真正为玉面郎君布下的天罗地网。
而最关键的杀招,已经潜伏在了秦府之中。
为了不打草惊蛇,贾环独自一人,没有惊动任何人,悄悄潜伏进了秦府。
此刻,他如同融入夜色的一片影子,悄无声息地藏在院中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之上。
借着皎洁的月光,可以将整座小院的动静尽收眼底。
夜风微凉,带来远处街市的隐约喧嚣和近处桂花浓郁的香气。
贾环百无聊赖地靠在树干上,看着天上那轮圆满却清冷的月亮,心里忍不住暗骂:
“该死的玉面郎君,早不动手晚不动手,偏偏挑这中秋之夜!坏了爷的清净。”
原本,今天林黛玉约他一同赏月的。
“哼,等着,等爷抓到你之后,定让你尝尝什么叫生不如死!”贾环眼中闪过一丝冰冷杀气。
夜深人静,秦府中的欢宴声渐渐散去。
不多时,只见两个丫鬟提着灯笼,引着一位身姿袅娜的女子款步走入院中。
正是秦可卿。
月光如水,毫无保留地倾泻在她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银纱。
贾环凝神望去,顿时眼前一亮。
只见她身着一袭蜜合色软罗襦裙,云鬓微松,斜插着一支碧玉簪,几缕青丝垂落颈侧,更添几分慵懒风致。
其容颜倾国倾城,眉若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朦胧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轻愁,眼尾微微上挑,天然一段妩媚风流。
鼻梁秀挺,唇瓣丰润如樱桃初熟,唇角天然微微上扬,即便不笑也仿佛带着三分温柔笑意。
她的身段更是窈窕婀娜,行走间如弱柳扶风,步履轻盈,罗裙下隐约可见曲线玲珑,既有着少女的清纯,又蕴含着一种浑然天成的柔媚风情。
不愧是红楼第一美人。
原着中称其“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兼有黛玉之袅娜、宝钗之妩媚,乃天下第一等之绝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