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二年,江锦辞仿梦中图谱造出新式帆船,随即命赵康率领百余艘船舰,携足粮草器物,前往传说中的蓬莱岛探寻。
安定三年,九州十地百姓彻底从战火阴影中走出,真正实现了 “日食三餐,夏有单衣蔽体,冬有绵衣御寒” 的安稳日子。
同年,皇后陈清月怀上龙胎,宫中上下喜气洋洋。
安定四年,大乾百姓温饱无虞,生活质量日渐提升,民间生育率陡增。
这一年深秋,陈清月诞下一对异卵双胞胎,长子眉眼酷似江锦辞,次子面容肖似陈清月,江锦辞为他们取名 “江承宇”“江承安”,寄寓 “承平天下,安享盛世” 之意。
安定五年,赵康率船队满载而归 ,蓬莱岛果然藏有海量金矿银矿,船只抵港时,一箱箱金银在阳光下闪瞎人眼,瞬间充实了国库。
与此同时,大乾人口呈爆发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的新生儿竟达三十万之巨。
安定六年,造船技术再度革新,江锦辞派军前往蓬莱岛,剿灭岛上未开化的野人,以绝后患。
同年,蓬莱岛正式定名 “蓬莱州”,纳入大乾版图。
安定七年,江锦辞秘密发明活字印刷术与新式造纸术,纸张成本骤降,书籍得以批量印制,为日后教化万民埋下伏笔。
安定八年,大乾十州各郡各县皆设立启蒙学府,江锦辞下旨:
“安定元年及以后出生的孩童,皆需接受三年义务教育,学费由国库承担。” 有天赋者可入郡学深造,优异者更能直接获得参加科考的资格。
此令一出,立刻遭到各大世家反对,各地流言四起,称 “庶民入学,有违纲常”。
然而数百万百姓早已吃饱穿暖,见孩子能免费读书,纷纷自发组织 “护学队”,但凡发现散播流言者,当即扭送官府。
世家又想从经济上施压,怎奈蓬莱州的金银持续入国库,江锦辞反倒以 “搅乱民生” 为由,一举打掉三分之一的世家势力。
不久后,江锦辞又研制出琉璃炼制之法。
晶莹剔透的琉璃器物一经问世,便引得富商世家争相抢购。
他趁机收编民间商贾,设立 “皇商” 制度,入皇商消贱籍,皇商子女亦可参加科考。
由国家监管商业运营,盈利尽数归入国库,年末再对各地负责人发放分红;
皇商体系内的人员皆为朝廷命官,领取俸禄,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招,又对世家门阀形成新一轮冲击。
安定九年,大皇子江承宇显露文才,二皇子江承安偏好武艺,皆在各自领域展现出非凡天赋。
江锦辞开始带大皇子临朝听政,教他熟悉政务。同年,陈清月再度诞下龙凤胎,取名 “江承曦”“江承启”。
安定十年,残余世家门阀勾结前朝余孽,妄图从西境起兵作乱。
岂料所谓余孽早已在大乾过上安稳日子,谁愿重蹈覆辙?
竟暗中联合朝廷,将世家门阀的图谋全盘托出,朝廷顺势动手,彻底粉碎了这场叛乱。
安定十一年,世家门阀的所有财产被充入国库,其名下的田地、房契由朝廷重新丈量划分,或分给无地百姓,或收归国有。
安定十二年,大乾重开科考,首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子纷纷奔赴考场,寒门子弟占比过半,朝堂之上开始涌现新鲜血液。
安定十三年,陈清月第三次诞下异卵双胞胎,取名 “江承泽”“江承润”。
安定十四年,江锦辞发明水泥,这种凝结后坚硬如石的材料,为日后的基建浪潮奠定了基础。
安定十五年,他成功研发出蒸汽机,以机械动力取代人力畜力,大乾的生产效率迎来质的飞跃。
安定十六年,火铳、火炮研制成功,大乾军队的战斗力大幅提升,国防力量愈发稳固。
安定十七年,十三岁的大皇子江承宇、二皇子江承安同日大婚。
江锦辞正式册立江承宇为太子,昭告天下。
安定十八年,从金陵开始,全国官道逐步铺设水泥路,车马通行效率倍增,各地物资流通愈发便捷。
安定十九年,宁州苦寒之地发现 “黑水”(石油),江锦辞命人提炼为燃油,以此替代煤炭改良蒸汽机。
自此,大乾王朝的工业革命正式拉开序幕。
安定二十年,乾帝江锦辞已五十五岁,却依旧身强体健,腰杆挺直如松。
令十七岁的太子江承宇监国,自己则带着二皇子江承安亲率大军出征匈奴,以报当年神州内乱时,匈奴趁火打劫、残害子民之仇。
安定二十一年,江锦辞的铁骑踏遍北方草原。
凡所过之处,匈奴部落皆斩草除根,马蹄所至,尽是降幡。
草原上的风,第一次染上了大乾的威严。
安定二十二年,匈奴主力全数被歼灭,残余部众或降或逃,北方草原彻底纳入大乾版图,设 “北漠都护府” 管辖。
安定二十三年,江锦辞调转兵锋,率十万大军向东南方向挺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