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青云峰的山脊,竹院的木门便被轻轻推开。林清风端着两盏温热的灵米粥从灶房走出,瓷碗边缘还沾着些许米粒 —— 能把灵米煮得软烂不糊底,已是这八年来练出的本事。
将碗放在石桌上时,他下意识摸了摸袖口,确认装着清心丹的小瓶没漏出来,这才松了口气。
“清风哥哥,我把昨日的阵图草稿收好了!” 苏明月从内屋跑出来,小手里攥着两张叠得整齐的纸,纸上用灵力画的符文歪歪扭扭,却比前几日多了几分规整。
她自然地拿起瓷碗,喝了一口粥,又把碗里的莲子拨给林清风 —— 她知道林清风不喜甜食,唯独偏爱灵米煮的莲子,这习惯从他们在家族时便没变过。
林清风接过莲子,指尖触到苏明月手背时,忽然察觉她体温比往常略高。
结合这八年对修仙者体质的了解,他轻声问道:
“昨夜修炼时是不是又强行引动月华之力了?” 其实他昨夜子时起夜,见苏明月窗边亮着微光,没敢贸然打扰,只悄悄在她窗外布了层简易聚灵阵,用最温和的方式帮她稳住灵力。
苏明月的小脸蛋瞬间红了,捏着衣角小声道:
“我就是想快点学会符文,好和你一起练‘双星聚月阵’嘛。”
林清风没再多说,从袖中取出温玉小瓶,倒出两粒淡白色丹药:
“这是玄昀师尊给的清心丹,饭后吃一粒,能缓解灵力紊乱。”
这丹药本是师尊昨日单独给他的,他特意分成两份装在小瓶里 —— 从小一起长大,分享早已成了习惯。
吃过早饭,两人并肩走向青云殿后的演阵场。
刚拐过灵植园的拐角,就听见前方传来清脆的刀鸣。抬头望去,只见韩厉正站在不远处的空地上练刀,鎏金蟠龙刀在晨光中泛着冷光,每一次挥刀都能带起细碎的金芒,刀风扫过地面,竟在青石上留下浅浅的刻痕。
“韩师兄!” 苏明月率先挥手打招呼。韩厉收刀回头,看到两人时,紧绷的嘴角微微松弛,指了指地上的刀痕:
“方才试了试新悟的刀式,总觉得第三式转圜时不够顺畅。”
他的目光落在林清风身上,带着几分认真,“小比时你化解我刀气的手法,或许能给我些启发。”
林清风走上前,弯腰捡起一块碎石,在刀痕旁画出简单的轨迹:
“你这刀式刚猛有余,却少了点缓冲。若在第三式收刀时,引一丝灵力护住刀柄,或许能更稳些。”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发力的节奏 —— 昨日在演阵场琢磨符文流转时,恰好悟到 “刚柔相济” 的道理,此刻用来分析刀法竟格外贴切。
韩厉眼睛一亮,当即挥刀试了一遍。这次刀风不再刚硬,收刀时果然顺畅了许多,他忍不住道:
“多谢林师弟!改日有空,再讨教些灵力控制的窍门?”
林清风点头应下,看着韩厉继续练刀的背影,心里想着:韩厉的金乌刀法若能再添几分灵活,未来应对凶险时,定是个可靠的助力。
两人继续向演阵场走,沿途路过半山腰的 “望岳台” 时,恰好瞥见玄昀师尊的身影。
他背对着他们,手中捏着一枚泛着暗金光泽的令牌,令牌上刻着模糊的 “封” 字,指尖还萦绕着一缕极淡的灵力 —— 那灵力波动与林清风在藏经阁见过的 “四象封邪阵” 残图气息有几分相似,却又更显厚重。见两人走来,玄昀师尊迅速将令牌收进袖中,转身时已恢复往日温和模样:
“今日阵训要用心,莫要分心。”
他没解释令牌的来历,只率先走向演阵场,袖口的灵力波动悄然消散在晨风中。
演阵场上,玄昀师尊已画好半幅 “引月阵” 基础图。见两人到来,他从袖中取出两卷线装典籍,封面上用青金篆书写着《稚子识阵图解》,册页边缘绣着小巧符文,每道符文旁都配着灵草、星月插图,注解还是童谣式文字。
“此乃宗门专为幼龄弟子编的阵法入门书,里面记载的‘太阴镇邪符’,你们要多留心记。” 说这话时,他目光不经意扫过苏明月腕间的月华草,指尖轻轻敲击着阵图边缘 —— 那里恰好是 “四象封邪阵” 中太阴阵眼的对应方位,却刻意避开了 “九幽”“封印” 等字眼。
苏明月刚要上前触碰阵图,就被林清风轻轻拉住:
“先看《稚子识阵图解》里的解析,确认走向再引灵力。”
他蹲下身,按着典籍里的 “简化图例”,用小树枝在地上画出 “月牙纹”“水流纹”—— 他的灵魂力比常人强些,能更快记住符文细节,便拆解成苏明月容易理解的形态,连流转顺序都标上小箭头。
苏明月凑在旁边,跟着念出注解:
“月牙弯弯是阵眼,水流潺潺通脉络,对不对?”
等她逐字确认记熟,才小心翼翼引动月华之力。这次灵力流转顺畅了许多,当第一道符文在月光石上亮起时,她兴奋地回头看林清风,眼里的光比阵图灵光还要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