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核心的邀请
夜色为李宅披上一层静谧的外衣。书房里,李墨刚结束一个跨洋视频会议,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他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书桌一角——那里放着一份关于“木兰生活”与“华盛”合作最新进展的简报,是徐静婉让周雨晴同步给他的。
她依然保持着信息透明,但处理的方式已截然不同。不再是需要他首肯或指点,而是一种平等的、盟友式的知会。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徐静婉的书房分机。铃声只响了一下便被接起。
“还没休息?”他问,声音因疲惫而比平日更低沉几分。
“在处理一些‘木兰’海外拓展的初步调研报告。”徐静婉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清晰而平稳,“你呢?会议结束了?”
“刚结束。”李墨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片刻后,他开口,语气带着一种郑重的意味:“明天上午,如果你没有紧急安排,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徐静婉在那头微微一顿。他的邀请听起来不像是普通的约会。“去哪里?”
“集团的‘未来中心’。”李墨吐出这个名字。
徐静婉握着话筒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未来中心”——李氏集团最核心、保密等级最高的前瞻科技研发基地,汇聚了集团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的顶尖人才和最机密的项目。那里是李氏真正赖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引擎,也是李墨接手后投入心血最多的地方。即便是集团内部,有权限进入的人也屈指可数。
他此刻提出带她去那里,意义远非一次简单的参观。
“好。”她没有多问,只是干脆地应下。心中却泛起涟漪。这不仅仅是信任的升级,更是一种无声的托付与共享,意味着他正将她纳入他对李氏未来最核心的蓝图之中。
第二天上午,车队驶离市区,进入一片环境清幽、戒备森严的科技园区。经过层层身份验证和安检,他们才得以进入那座外观极具未来感的银灰色建筑内部。
没有冗长的欢迎仪式,李墨亲自担任向导。他带着她穿过拥有超高挑空、布满巨型数据可视化屏幕的主展厅,简要介绍了几个已接近商业化应用的尖端项目。随后,他们进入需要更高权限的实验室区域。
在这里,徐静婉看到了正在测试中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其柔韧性和精准度远超当前市场水平;参观了专注于新型电池材料研发的实验室,科学家们正在试图突破能量密度的极限;甚至在一个全息投影沙盘前,李墨向她展示了李氏正在秘密规划的、旨在彻底革新城市物流体系的“智慧节点”网络雏形。
他没有过多解释复杂的技术原理,而是着重阐述每个项目的战略意义和可能带来的行业变革。他的话语间,充满了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宏大构想。
徐静婉安静地听着,内心受到的震撼远超预期。她一直知道李氏强大,但直到此刻,她才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强大背后,是怎样一种近乎偏执的研发投入和超前布局。这与“木兰”所深耕的文化与设计领域截然不同,是另一种维度上的力量与美。
在一间可以俯瞰整个核心试验区的休息室里,李墨递给她一杯水,目光沉静地看着她:“带你来看这些,是希望你能更全面地了解李氏正在走的路。这不只是商业,更关乎未来十年的产业格局甚至社会形态。”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深沉:“李氏的未来,不会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商业版图。我希望,‘木兰’的力量,未来也能与这些方向找到结合点。文化的生命力,需要科技的翅膀才能飞得更远。”
徐静婉瞬间明白了他的深意。他不仅仅是在展示实力,更是在为她,为“木兰”,描绘一个更具想象空间的未来。他将最核心的机密向她敞开,是在邀请她,共同参与塑造那个未来。
她望向玻璃窗外那些忙碌的身影和闪烁的仪器,心中涌动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激荡。这是一种被全然信任、并被寄予厚望的重量。
“我明白了。”她转过头,迎上他的视线,眼神清亮而坚定,“这条路,很难,但值得。”
李墨看着她眼中映出的、与自己如出一辙的征服欲与开创精神,唇角微微勾起一个几不可察的弧度。
核心的邀请已经发出,而他们的同盟,在这一刻,被赋予了全新的、更具野心的内涵。风暴过后,他们面前展开的,是一片更加广阔、也更具挑战的星辰大海。
喜欢契约暖意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契约暖意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