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归途与暗流
飞机穿越云层,在熟悉的城市上空开始盘旋下降。轻微的失重感将徐静婉从昏沉的浅眠中拽出。她望向舷窗外,下方是笼罩在灰蒙蒙晨霭中的城市轮廓,与巴黎的澄澈蓝天截然不同。她回来了。那一周如同被精心装裱的华丽梦境,此刻,画框闭合,现实带着它固有的重量,沉沉压下。
通过VIP通道,流程高效而安静。前来接机的,除了那辆熟悉的黑色座驾,还多了一位身影——李墨的首席行政助理周雨晴。她穿着一身利落的深灰色套装,妆容精致,一丝不苟。
“李总,太太,一路辛苦了。”周助理上前,动作自然地接过李墨手中的公文包,语气恭敬,语速快而清晰,“车已备好。李总,四十分钟后有一个关于城东新能源地块的紧急视频会议需要您主持。另外,徐氏企业徐正宏先生上午来过两次电话,希望能约见您,似乎是为了新生产线引进的尾款问题。”
李墨脚步未停,面无表情地听着,只从喉间逸出一声淡淡的:“嗯。会议照常。徐先生那边,你安排投资部总监先接触,做个初步评估。”
“明白。”周助理利落记下,目光随即转向徐静婉,微微颔首,脸上是标准的职业微笑,“太太,您之前的行李已经送回公寓。另外,李总吩咐,将基金会近两年的年报和‘木兰生活’项目的相关资料送到了您书房,您有空可以查阅。”
徐静婉的心微微沉了一下。父亲到底还是沉不住气。她理解徐家的燃眉之急,却也担忧这份急切会适得其反,在李墨面前落了下乘。她面上不显,只是对周助理回以同样客气的浅笑:“有劳周助理。”
坐进车内,与来时一样,宽敞的后座依旧隔着无形的楚河汉界。李墨一上车便打开了周助理递过来的平板,屏幕的冷光映照着他没什么表情的侧脸,瞬间进入了工作状态。徐静婉则将目光投向窗外。熟悉的街景飞速倒退,城市的脉搏依旧强劲,但她知道,有些东西已经 irrevocably(不可逆转地)改变了。
车子没有开回那座位于顶层的豪华公寓,而是直接驶向了城市的金融心脏——高耸入云、冰冷刚硬的李氏集团总部大厦。
“你先回去。”车子在总裁专属电梯前平稳停下,李墨这才从屏幕上抬起头,对徐静婉说道,语气是不容置疑的通知,“晚上老爷子那边有家宴,司机会在六点半准时到公寓接你。”
家宴?李墨的父亲,李氏帝国的真正掌舵者李国嵘?徐静婉的心跳不受控制地漏了一拍。这意味着,她要正式面对李家权力金字塔的顶端,那个决定了这场婚姻、一个眼神就能让她无所遁形的威严存在。
“好。”她压下瞬间翻涌的波澜,维持着语气的平静,甚至没有多问一句。
李墨看了她一眼,那目光短暂地停留在她脸上,似乎想捕捉些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点了点头,带着周助理,迈着迅捷而决绝的步伐,走向那部直达顶楼权力核心的专属电梯。冰冷的金属门无声滑开,又迅速合拢,将他的背影彻底吞没。
徐静婉独自坐车回到公寓。
佣人早已将她从巴黎带回的行李收拾妥当,房间一尘不染,依旧冰冷得没有一丝烟火气。她站在客厅中央,环顾四周,这里的每一件摆设都价值不菲,却都与她无关,她只是一个暂时的、被允许居住在此的过客。
她走到开放式厨房的吧台,想给自己倒杯水,却注意到光滑的台面上放着一个崭新的浅灰色文件夹。打开一看,里面是几份装订整齐的基金会年度审计报告,以及一份“木兰生活”公益项目的详细计划书和初期预算报表。扉页上,贴着一张黄色的便利贴,上面是周助理那手利落而不失秀气的字迹:“李太太,李总吩咐,您或可先从基金会事务着手,以适应国内的社交与慈善节奏。”
是李墨的授意,还是周助理基于职责的考量?徐静婉无从判断。但这确实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也是一个切入点——一个能让她在扮演“李太太”这个虚浮头衔之余,触碰到一些实质性事务,或许,还能找到一点点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
她没有犹豫,拿起文件夹,走到落地窗边的单人沙发上坐下,就着窗外透进来的、不算明媚的天光,认真地翻阅起来。报告数据详实,项目计划看似美好,但当她看到“木兰生活”初期那一笔数额不小、用于采购“顶级丝线及天然染料”的款项,对应的供应商竟然是一家注册资本仅百万、名不见经传的“华彩材料有限公司”时,她纤细的指尖在纸页上停顿了。
职业的敏感度让她立刻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管理疏漏。她想起在巴黎时,李墨偶尔接听越洋电话时,语气里那份不易察觉的凝重,似乎提及过“资金流向”和“关联交易”之类的字眼。
难道……
傍晚六点半,司机准时抵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