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大比武的残酷,不仅仅体现在射击的精准与格斗的凶悍上,更在于对特战队员全方位素质的极致考验。紧随格斗项目之后,被誉为“意志磨盘”的七十二小时极限野外生存,在一片未经开发、地形复杂的原始山林中拉开序幕。
规则简单而残酷:每名队员,只配发一把军用匕首、一个空水壶、一盒防水火柴,以及一枚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求救信号弹。他们需要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依靠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独立生存七十二小时。期间,会有模拟敌军的巡逻队不定时搜捕,一旦被发现或抓获,即被判定失败。最终,将根据队员的身体状态、隐蔽技巧、获取资源的能力以及是否被俘等综合因素进行评分。
出发前,所有参赛队员在指定区域接受检查,确保没有私藏任何食物或工具。姜青白面色平静地接受检查,心中却暗自庆幸。她的最大依仗,并非明面上的几样物品,而是那个隐藏在识海深处、与灵魂绑定的灵泉空间。
随着出发指令下达,数十名队员如同离巢的蜂鸟,迅速散入茫茫林海,瞬间被浓密的绿色吞没。
姜青白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急于寻找水源或搭建庇护所。她首先利用前世的野外经验和新兵连学到的知识,快速辨别方向,选择了一条通向地势较高、且植被更为茂密区域的路线。她的步伐轻盈而敏捷,尽可能减少在松软林地留下痕迹。
水源,是生存的第一要务。
行进约两小时后,她听到了一丝微弱的水流声。循声而去,发现了一条掩藏在岩石和蕨类植物下的山涧溪流。水质看起来清澈,但在野外,直接饮用生水风险极大。
她蹲下身,先是仔细观察了水流情况和周边环境,确认没有动物尸体或明显污染源。然后,她掬起一捧水,看似在观察,实则意识微动,将一部分溪水引入了空间。她并没有直接饮用空间里的灵泉——那太显眼,而是利用空间作为一个“超级净水装置”。溪水在进入空间的瞬间,其中可能存在的细菌、寄生虫卵等杂质,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剥离、沉淀。数秒后,她再将净化后的水引出,装入水壶。
甘冽、清甜,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灵气,远比普通过滤或煮沸后的水更让人精神一振。她不仅装满了自己的水壶,还利用几个路上收集的、洗净的巨大叶片,巧妙地折叠成临时容器,储存了足量的净化水放入空间备用。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完全无需为饮水安全和来源发愁。
食物,是维持体力的基础。
她没有贸然采摘不熟悉的野果或菌类。而是凭借被灵泉强化过的视觉和感知,在厚厚的落叶层下,发现了些许野山药藤蔓的踪迹。她用匕首小心挖掘,得到了几段粗壮富含淀粉的根茎。同时,她还发现了几丛熟悉的野韭菜和一种可食用的蕨类嫩芽。
这些收获,她并未立即食用。而是一部分放入空间保鲜,另一部分则用树叶包裹好,藏在计划中的营地附近。空间的存在,让她拥有了一个移动的、绝对安全的“储备粮仓”。
庇护所与陷阱。
她选择了一处背风的山崖凹陷处,利用周围的枯枝、藤蔓和巨大的蕨类叶片,搭建了一个低矮、隐蔽且防雨的简易庇护所。外表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极难被发现。
接着,她开始设置陷阱。并非为了捕获大型猎物,那会暴露行踪。她设置的是几种针对小型动物,如野兔、山鼠的套索和压发式陷阱。在设置过程中,她再次动用了空间能力。她将陷阱的触发机关做得极其精巧,利用空间感知辅助,确保灵敏度和隐蔽性达到最佳。同时,她还采集了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捣碎后涂抹在陷阱周围,既能吸引好奇的小型动物,又能一定程度上掩盖自身的气味。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近黄昏。林中光线迅速暗淡,湿气和寒意开始弥漫。
其他队员,有的还在为寻找干净水源发愁,不得不冒险饮用可能有问题的水;有的在尝试钻木取火,弄得双手起泡却难以成功;有的因为误食了有毒植物而上吐下泻,虚弱不堪;更有甚者,已经在与“敌军”巡逻队的首次遭遇中,因为痕迹暴露而被“俘获”,无奈地退出了比赛。
而姜青白,已经安然地坐在自己舒适的庇护所内。
她取出空间里储备的干净水,小口喝着。用防水火柴轻易点燃了提前准备好的干柴——这对她而言毫无难度。火堆驱散了寒意,也带来了光明与安全感。她将野山药埋在火堆下的热灰里煨烤,将野菜用干净的树枝串起,放在火上稍微炙烤。
不久,庇护所内便弥漫起食物朴素的香气。烤熟的野山药软糯香甜,炙烤后的野菜带着独特的清香。虽然没有盐分,但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这无疑是美味佳肴。
她慢条斯理地吃着,同时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警惕着周围的任何风吹草动。灵泉的能量在她体内缓缓流转,不仅快速恢复着白日消耗的体力,更驱散了深山老林中的湿寒之气,让她始终保持着身体的最佳状态和精神的高度警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