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实兵对抗的硝烟尚未在记忆里完全散去,新兵连迎来了结业前最后一场,也是最具挑战性的连规模实兵对抗演习。这次,战场设定在一片更加复杂、植被茂密的丘陵与林地结合部,红蓝双方的任务也更加明确——红方(姜青白所在连)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攻占蓝方据守的“磐石”高地,而蓝方则依托坚固工事和有利地形进行防御。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蓝方显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防御部署更加严密,火力配系层次分明,各支撑点之间形成了交叉火力网。红方发起的数次连排级正面强攻,都在蓝方密集的火力和精准的障碍区前撞得头破血流,付出了大量“伤亡”,进攻势头被死死遏制在高地之下。
临时充当红方前线指挥所的灌木丛后,弥漫着一股焦躁与无奈的气氛。连长眉头紧锁,盯着地图上那条代表进攻路线的红色箭头,已经在蓝方防御前沿停滞了许久。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再这样下去,红方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
“连长,正面火力太猛了!二排又‘伤亡’了五个!”
“侧翼也试过了,雷区加铁丝网,根本冲不上去!”
“他们的指挥协调很顺畅,我们一动,他们立刻就能做出反应。”
听着各级指挥员的汇报,连长的拳头重重砸在地图上:“必须打掉他们的指挥中枢!不然我们就是砧板上的肉!”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蓝方指挥所必然设在高地反斜面或者某个极其隐蔽的位置,想要在对方严密的防御体系下将其定位并摧毁,谈何容易?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待在一班战斗序列中的姜青白,目光穿透层层林木,投向了枪声最激烈的“磐石”高地。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焦虑,大脑如同高速运行的计算机,快速处理着战场信息——枪声的密度与方位、蓝方兵力调动的规律、不同区域抵抗的坚决程度、通讯信号的微弱特征……
前世无数次敌后破袭、斩首行动的经验在血液里复苏。她敏锐地捕捉到,在蓝方看似滴水不漏的防御中,存在着一个极其细微的“不协调”。左翼某个区域的蓝方士兵,其反应速度和火力强度,似乎总是比其他区域“慢半拍”,而且,那里偶尔会有非战斗人员活动的迹象,以及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同于普通单兵电台的无线电信号特征。
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念头在她心中成型。
她匍匐到眉头紧锁的连长身边,声音低沉而清晰:“连长,我可能找到了蓝军指挥所的大概方位。”
“什么?在哪?”连长猛地转头。
“高地左翼,那片混合林与岩石区域的结合部,偏反斜面位置。”姜青白指向地图上一个点,“那里防御相对薄弱,但通讯信号和人员活动有异常。”
“你怎么确定?”
“直觉,还有观察。”姜青白无法解释前世积累的战场嗅觉,只能归结于此,“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带一个小组摸过去试试。”
连长盯着她,眼神锐利如刀。他知道这个女兵创造过太多奇迹,但这次行动风险太大,一旦失败,不仅会损失宝贵的有生力量,更可能打草惊蛇。
“太危险了!你们怎么穿过前沿?”
“不需要小组。”姜青白语出惊人,“我一个人去。目标小,更容易渗透。我需要正面继续施加压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一个人?单兵突袭敌方指挥所?!
周围几个排长都倒吸一口凉气,觉得这女兵是不是疯了。
连长死死盯着姜青白,看着她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冷静和自信,又看了看僵持不下的战局,最终把心一横:“好!姜青白,我批准你的行动!记住,你的任务是侦察确认,有机会则果断破袭,没有机会立刻撤回!安全第一!”
“是!”姜青白没有任何废话,利落地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装备,主要是几枚模拟手雷和烟雾弹,将步枪背好,如同一道青烟,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侧翼的丛林中。
她没有选择任何常规的渗透路线。而是利用自己“人形导航”的能力和“身法如鬼”的敏捷,专门挑选那些看似不可能通行的绝地——陡峭的岩壁、布满荆棘的深沟、甚至是蓝方防御间隙的视觉盲区。她的动作轻灵得如同真正的狐狸,脚踩在落叶上几乎不发出声音,身体在障碍物间辗转腾挪,将低姿态匍匐和潜行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有两次,她几乎与蓝方的巡逻哨擦肩而过,却凭借对地形和时机的精准把握,提前隐匿在岩石后或灌木丛中,完美避开了侦查。她的心脏平稳地跳动着,眼神锐利,精神高度集中,仿佛回到了前世那些独自深入虎穴的时刻。
随着不断深入,她之前的判断得到了印证。越靠近那片区域,蓝方的明哨暗哨就越密集,但防御阵地的士兵却显得有些……松懈,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前方枪声激烈的方向。
终于,她如同幽灵般摸到了那片混合林与岩石区的边缘。透过枝叶的缝隙,她看到了一个经过巧妙伪装、利用天然岩洞构筑的野战帐篷!帐篷外,竖着明显高于普通单兵电台的天线,几名看似参谋人员的身影在进出,还有一名军官正拿着望远镜观察前方战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