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考核的尘埃落定,姜青白以碾压般的优势高居榜首,这个名字如同一阵旋风,瞬间传遍了整个考核点。那些曾对她投以轻视目光的人,此刻再看向她时,眼神里只剩下难以置信和一丝隐隐的忌惮。
短暂的休息和午餐时间后,更加关键,也更具不确定性的面试环节开始了。
与体能考核的公开性不同,面试是在武装部内部的一间会议室里单独进行的。气氛陡然变得严肃、压抑。等候区的姑娘们大多紧张地搓着手,反复默诵着可能被问到的问题,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姜青白依旧安静地坐在角落,闭目养神。她在脑海中梳理着这个时代背景下,一个积极向上、根正苗红的烈属女青年应有的思想和言辞,同时,也思考着如何在不暴露自身异常的前提下,恰到好处地展现自己的“潜力”。
“下一位,姜青白!”
听到自己的名字,她睁开眼,眸中一片清明平静。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并无可整理的衣角,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那间决定许多人命运的会议室。
会议室不大,一张长条桌后面,端坐着三位面试官。居中是一位年纪稍长、目光深邃、肩章显示级别不低的军官,应该是主考官。左边是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斯文的女干部。右边则是一位面容刚毅、坐姿如钟的年轻军官,眼神锐利如鹰,正是之前在体能考核时密切关注她的那人。
“首长好!”姜青白立正,敬了一个不算标准,但足够认真恭敬的军礼。她目前还不是军人,这个礼更多是表达尊重。
“坐。”主考官微微颔首,声音沉稳。
姜青白依言在桌子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腰背自然挺直,双手平放在膝上,目光坦然迎向三位面试官,没有丝毫怯场。
这分沉稳的气度,让三位面试官眼中都闪过一丝讶异。经历过上午的体能考核,他们都知道这个看似瘦弱的姑娘体内蕴藏着惊人的能量,但此刻她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似乎比她的体能更让人惊讶。
常规问题开始了。女干部主要负责询问家庭情况、成长经历、读书情况以及对当前形势政策的认识。
这些问题,姜青白早有准备。她语气平和,条理清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在爷爷爱国思想熏陶下长大、虽历经磨难(隐晦提及堂叔一家的苛待)却依旧心向阳光、渴望继承父辈遗志报效国家的坚强少女。她的叙述真挚而不煽情,逻辑严密,政治立场鲜明正确,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女干部边听边记录,不时微微点头。
接着,是那位面容刚毅的年轻军官提问,他的问题更具针对性,直指核心:
“姜青白同志,你的体能成绩非常优秀,甚至远超很多男同志。能说说你是怎么锻炼的吗?据我们了解,你之前的生活环境似乎并不优越。”
这个问题有些尖锐,隐含探究。
姜青白神色不变,从容应答:“报告首长。我爷爷是老兵,从小就教导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虽然条件不好,但我一直坚持每天跑步、干活,把劳动当作锻炼。爷爷说过,当年他们打仗的时候,条件更苦,一样能练出好身体。我相信,只要意志坚定,环境不是问题。”
她巧妙地将原因归结于爷爷的教导和自身的意志,合情合理。至于灵泉空间,那是她绝不能触碰的秘密。
年轻军官盯着她看了几秒,似乎想从她脸上找出破绽,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没再追问。
最后,是居中那位主考官。他没有立刻提问,而是拿起姜青白的档案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放下,目光如炬地看着她,缓缓开口:
“姜青白同志,如果你的父亲没有牺牲,你现在可能会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你……怨恨过命运吗?或者说,你参军,是为了寻找一个庇护所,还是真的有为之奋斗终身的信念?”
这个问题,直指内心,拷问着她的初心和动机!远比之前所有问题都更深刻,也更难回答。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另外两位面试官也目光炯炯地看着她。
姜青白沉默了片刻,不是犹豫,而是在组织语言。她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一丝闪躲:
“报告首长,我从未怨恨过命运。我父亲是英雄,他为国牺牲,我为他感到骄傲。爷爷抚养我长大,教我做人的道理,我感激他。至于堂叔一家……”
她顿了顿,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他们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人不能依靠别人,必须自己强大。参军,不是寻找庇护,而是我主动选择的道路,是我认为能够最大程度实现自我价值、像我父亲一样为人民做贡献的道路!”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和真诚:
“如果只是为了找口饭吃,我大可以拿着爷爷留下的钱苟且度日。但我不要那样!我要穿上军装,拿起钢枪,站在祖国需要我的地方!这,就是我的信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