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地裂。
这是对当前景象最贴切的描述。
在剧烈到足以让普通人瞬间失去平衡的晃动中,风吟小队以最快的速度登上了【鲲鹏II型】全地形突击车。
风吟一脚踹开车门,直接坐进了驾驶位,双手闪电般地在复杂的控制台上操作起来。
“引擎功率拉满!切换越野模式!所有能量,优先供给动力和结构力场!”
伴随着一阵刺耳的轰鸣,【鲲鹏II型】如同一头被激怒的钢铁猛兽,朝着来时的方向狂奔而去。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生死时速。
无数吨重、堪比楼房的金属巨块从头顶的黑暗中砸落,每一次落地,都在他们身后激起漫天的烟尘和碎石。
巨大的裂缝在他们前方的地面上不断出现,仿佛大地张开了择人而噬的巨口。
“左前方三十度,结构断裂!预计三秒后坍塌!”
“右侧通道完全堵死!重新规划路线!”
“警告!前方能量波动异常,是地热核心的最后一次爆炸!”
轨道上,【方舟号】的指挥系统已经接管了路径规划,韩柚的声音冷静而急速,不断将最优化的逃生路线实时传输到风吟的战术目镜中。
风吟的双手化作了残影,他几乎是本能地执行着那些指令。
每一次极限的转向,每一次惊险的飞跃,都将【鲲鹏II型】的性能压榨到了极限。
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尖啸,车身在不断砸落的巨石缝隙中穿行,好几次都是擦着坚硬的金属边缘险险掠过。
终于,在前方的一片黑暗中,出现了一点微弱的、来自火星地表的红色光芒。
出口到了!
“抓稳了!”
风吟大吼一声,将油门踩到了底。
【鲲鹏II型】的引擎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咆哮,如同一颗出膛的炮弹,冲向了那最后的希望。
就在他们冲出地面的瞬间,身后,那片埋藏了亿万年秘密的区域,地表猛地向下塌陷。
一个直径超过百公里、深不见底的巨大天坑,在火星锈红色的地表上,缓缓成型。
那座辉煌的古代遗迹,连同那台刚刚拯救了他们的【盖亚镇魂曲】,被彻底掩埋。
它成为了这颗红色星球上,一道永恒的、沉默的伤疤。
……
返回【方舟号】后,紧张的气氛才终于得以缓解。
医疗人员立刻对小队成员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除了几处无伤大雅的擦伤和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导致的疲惫,所有人都安然无恙。
真正的狂欢,发生在【方舟号】的科研部门。
当那份完整的【太阳系灵能网络】构想图,以及【盖亚镇魂曲】的完整设计图,被上传到主服务器时,整个科研中心都沸腾了。
所有的科学家,无论是什么领域的专家,都陷入了一种近乎癫狂的喜悦之中。
“戴森环……这是戴森环的雏形!”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物理学家,看着那宏伟的全息模型,激动得浑身发抖,“不对,它比戴森环更精妙!它利用行星间的引力平衡,构建了一个自稳定的能量网络!这是神明的设计图!”
风吟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这群为知识而疯狂的同事,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向众人解释道:“简单来说,一旦建成这个网络,人类将能汲取整个太阳系的能量。能源危机将成为历史。我们甚至可以利用它来改造行星环境,在金星上降温,让火星长出绿洲。星际远航的动力问题,也将彻底解决。人类文明,将真正拥有踏入星辰大海的资格。”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份巨大收获的喜悦中时,负责整理这海量数据的苏晓蔓,再次发现了异常。
“风吟,你来看一下这个。”
苏晓蔓在一个独立的控制台前,向风吟招了招手。
她的屏幕上,显示着一个被三重加密,并且伪装成“地质勘探废弃草案”的文件夹。
如果不是她对古代火星文明的数据结构模式有了深入的了解,根本不可能发现这个伪装。
“我破解了它的加密。”苏晓蔓说着,点开了文件夹。
里面,只有一个名为【远征】的子目录。
【远征】目录里,记载了古代火星文明在建造“灵能网络”的同时,进行的另一项失败的计划。
日志记载,他们曾经试图将“灵能网络”的一个移动节点,拓展到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并在那里建造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星际堡垒”。
但这个计划的先遣舰队,在抵达小行星带的某个特定区域后,突然发回了一段内容极度混乱的报告。
报告中,他们声称遭遇了“无法被任何探测器观测到的‘回响’”,和一支“纠缠于无尽怨念中的‘舰队’”。
在那之后,这支远征舰队,便彻底失联,杳无音信。
日志的最后,附带着一个被严重损坏的数据包。
“我尝试修复了这个数据包。”苏晓蔓的表情有些凝重,“但损坏太严重了,大部分信息都丢失了,只剩下了一段被循环播放的、频率极低的灵能信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