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心理作用。
有什么东西正通过那个罗盘,一点点扭曲她的感官。
恐惧像藤蔓似的缠上心脏,越收越紧。林溪做修复师快十年了,最擅长的就是掌控 —— 瓷器的裂纹怎么走向,碎片该怎么拼接,她闭着眼都能摸清楚。她能把碎成几十片的古瓷拼回原样,能从蒙尘的旧物里找出被时光藏起来的美。这种对 “物” 的掌控,是她对抗这个乱糟糟世界的堡垒。
可现在,面对这钻脑子的低语和甩不掉的视线,她的专业、冷静,全像被摔在地上的薄胎瓷,瞬间裂成了无数片,连拼都拼不起来。
她背靠着金属工具柜,慢慢滑坐到地上,眼睛死死盯着几步外的黄铜罗盘。那上面的绿锈在窗缝透进来的微光里,像干涸的血迹。就算没动,那枚指针也隐隐偏着,指向一个说不出的、让人不安的方向。
这哪是什么待修复的古物,分明是个潘多拉魔盒。才开了条缝,跑出来的东西就快把她的世界掀翻了。
头痛越来越厉害,像有无数根细针在脑子里扎。每次低语的浪潮涌上来,太阳穴就跟着抽痛。那湿冷的视线也没消失,总让她觉得哪个角落藏着双眼睛,正冷冷地看着她。
工作室里静得可怕,只有墙上挂钟的秒针在 “咔哒、咔哒” 地走,一下下割着时间。林溪抱着膝盖,把额头抵在膝盖上,想靠意志力把那些声音和感觉赶走。
“是压力太大了…… 是幻觉……” 她在心里一遍遍念叨,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她努力回想心理学书上的内容:PTSD 会有闪回,会有警觉性增高,会有莫名的恐惧…… 好像都能对上。只要认定是心理问题,就还有解决的办法,就能回到那个能掌控的世界里去。
就在这时,角落里的老式电视机突然 “滋啦” 一声,亮了。
林溪浑身一颤,猛地抬头看去。
屏幕上先是一片闪烁的雪花点,刺啦刺啦地响。几秒钟后,画面稳定下来,出现了龙湾市午间新闻的片头。女主播妆容精致,语调平稳地念着稿子:“本台消息,我市支柱企业‘远洋国际’集团今日股价再创新高。集团发言人宣布,其位于旧港区的部分老旧设施改造工程已进入规划阶段,预计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远洋国际。
这四个字像根冰针,“噗” 地刺破了她刚勉强筑起的心理防线。
新闻画面切到港口,起重机正吊起集装箱,西装革履的高管站在红毯上剪彩,笑容满面。可在林溪眼里,这些画面都蒙着层油腻的、不真实的光泽,像劣质油画上的颜料。
她死死盯着屏幕角落那个 “远洋国际” 的 LOGO—— 抽象的船帆图形,乘风破浪的样子。可她脑子里不受控制地冒出那个黄铜罗盘上的蚀刻船纹,冒出冰冷海水里下沉的船舱,冒出那被巨物注视的恐惧。
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窜起来,瞬间冻透了四肢。
旧港区…… 老旧设施改造…… 罗盘上的船纹…… 星尘号…… 低语…… 视线……
这些碎片在脑子里撞来撞去,像要拼出个什么轮廓。林溪突然有种直觉:这不是巧合。那个罗盘,那个沉掉的 “星尘号”,新闻里的远洋国际,还有旧港区的改造,它们被一根看不见的线缠在一起,而她,一个只想安安静静修复古物的人,因为那个匿名委托,被硬生生拽进了这张网的中心。
她低下头,再次看向那个躺在地板上的黄铜罗盘。
恐惧还在,像冰冷的海水泡着她的五脏六腑。但在这恐惧底下,有什么东西正慢慢冒头 —— 是愤怒,气自己被这莫名其妙的力量摆弄;是执拗,她修了十年的东西,从没想过要认输。
不管这罗盘藏着什么,不管它连接着多可怕的过去,她必须找到答案。
只有找到答案,才能摆脱这挥之不去的低语和视线,才能把自己快要碎掉的世界,重新拼起来。
林溪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咙里的酸涩和胃里的翻腾。她扶着冰冷的金属柜,一点一点,极其艰难地站了起来。腿还在抖,身体因为恐惧和虚弱晃了晃,但她的眼睛,已经牢牢盯住了那个黄铜罗盘。
像盯着一个必须解开的谜。
喜欢星尘之下:旧港秘语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星尘之下:旧港秘语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