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说带比划,把锄头和犁铧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讲给铁锤叔听。
铁锤叔皱着眉头,盯着地上的草图看了半天,又拿起一块铁料比划了一下,迟疑道:“城主,这……这铁锄,有点像我们以前用的石锄,但更薄、更宽、带刃?这铁犁……弯成这样,还要装木架子?这玩意真能比人用木棍戳地更快?”
“快得多!效率是天壤之别!”汪子贤斩钉截铁,“你想想,用石锄除草,半天刨不了一小片,用这铁锄,一锄下去就是一大块草根带泥!用木棍戳地,浅得很,庄稼根扎不深,用这铁犁,能一下翻开一尺深的土!你说哪个厉害?”
铁锤叔想象了一下那场景,眼睛渐渐亮了:“要是真这样……那还真是好东西!比打刀剑有意思!城主放心,我这就带人琢磨!先打几把样品出来试试!”
“对!先试制!材料就用那些炼出来杂质比较多、不适合做武器的熟铁块!这东西不要求多坚硬,但要有点韧性,不容易断!”汪子贤叮嘱道。
安排完铁制农具的试制,汪子贤又找到了苍痕长老和负责后勤、兼管粮食储存和分配的飞羽。
“苍痕长老,飞羽,农业是部落的根本,必须高度重视!”汪子贤开门见山,“从现在起,我们要做几件事!”
“第一,选育良种!通知所有负责田地的族人,今年收获时,把那些长得最壮、穗子最大、籽粒最饱满的黄穗草单独留出来,作为明年的种子!地蛋和爬藤豆也一样,挑最好的留种!我们要一代代选出最好的种子!”
苍痕长老捻着胡须,若有所思:“城主此法,暗合天地择优之理,大善!”
飞羽则更关心实际问题:“城主,选种没问题。但眼下最缺的还是人手和好工具。开垦新田需要壮劳力,可现在主要劳力都在筑城和采矿……”
“这个问题很快就能缓解!”汪子贤自信道,“铁制农具一旦普及,一个劳力能干的活能顶过去五个!而且,我打算调整一下政策。”
他沉吟片刻,说道:“从明天起,颁布新的《炎黄城垦荒令》!鼓励族人利用工余时间,在划定的区域自行开垦小块农田,谁开垦,谁耕种,收获归个人所有!部落只收取十分之一作为赋税……呃,就是作为公共储备。另外,组织专门的垦荒队,由部落提供工具和口粮,集中开垦大片公田,参与垦荒的族人按工作量计算工分,收获后按工分分配粮食!”
这简直就是原始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生产建设兵团”的结合体!汪子贤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飞羽和苍痕长老都被这大胆的想法震了一下。收获归个人?这在以前的部落是不可想象的,所有食物都是由首领和长老统一分配。
“城主,此举……是否会令族人只顾私田,荒废公事?”苍痕长老担忧道。
“不会!”汪子贤肯定地说,“我们规定,只有在完成部落指派的工作(筑城、采矿、巡逻等)之后,才能去经营私田。而且,私田的产出多了,族人吃饱了,才有更多的力气为部落干活,形成良性循环!这叫……释放生产力!”
虽然不太懂“释放生产力”是啥意思,但飞羽和苍痕长老见汪子贤如此笃定,便也不再反对,开始详细商讨垦荒令的具体细则和划片方案。
“第二,兴修水利!”汪子贤继续抛出他的农业振兴计划,“不能光靠天吃饭和肩挑手提!我们要挖水渠,把河水引到田边!这件事可以和筑城结合,利用挖城墙基槽和护城河的多余土方,就近修建引水渠和蓄水塘!具体规划,胖墩,出来干活了!”
“来啦来啦!”胖墩应声而出,在汪子贤脑海中投射出炎黄城周边的地形图,上面已经根据高程数据标注出了几条可能的引水路线,“宿主大大,根据地形分析,最优方案是从上游小河处开挖一条主干渠,沿地势自然流淌,分支灌溉现有农田和规划中的新垦区……蓄水塘建议设在这几个低洼地带……”
有了胖墩这个超级计算器和测量仪,水利工程的规划变得轻松无比。汪子贤照着脑海中的图像,在地上画出了粗略的水利工程图,看得飞羽和苍痕长老再次惊叹于“祖灵”的伟力。
几天后,铁锤叔那边传来了好消息——第一把铁锄和第一个铁犁铧的样品打造出来了!
汪子贤立刻兴冲冲地拿着新农具跑到了试验田(专门划出来的一小块地)。禾伯和几个老农早就等在那里,好奇地打量着城主手中那闪着乌光的古怪铁器。
“禾伯,来,试试这个!”汪子贤将铁锄递给禾伯。
禾伯接过铁锄,入手沉甸甸的,木柄光滑,那铁制的锄板薄而宽,边缘开了刃,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学着汪子贤示范的样子,双手握柄,对着田里的杂草一锄下去——
“嗤啦!”一声轻响,一大片杂草连同草根被轻松铲起,泥土也随之松动。几乎没费什么力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