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流浪的掠袭者袭击了鹿角部落的冬季营地,抢走粮食和牲畜。鹿角战士用石武器抵抗,但寡不敌众,损失惨重。
绝望中,鹿角族长想起联盟赠送的那把铁斧,命人取出迎敌。持铁斧的战士如神助般勇猛,一斧劈断对方首领的石矛,再一斧破开皮甲重伤敌人。掠袭者被这前所未见的武器震慑,仓皇逃窜。
此事传开后,周边部落更加认识到铁器的战略价值。求购铁器的使者几乎踏平联盟门槛,出价也越来越高。
但汪子贤保持冷静,拒绝了大量交易请求。“铁器不应该成为区域冲突的催化剂,”他对长老会说,“我们必须负责任地使用这项技术。”
他转而提出一个创新方案:组建“联盟协作圈”,成员部落可以用资源和劳动力换取铁器和技术指导,但必须遵守和平公约。
这一方案得到多数部落积极响应。首个加入的是鹿角部落,接着是林语部落和长河部落。它们获得了一定的铁器供应,同时向联盟提供特产资源和劳动力。
协作圈的建立使区域关系更加稳定。小部落有了安全保障,联盟获得了更多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然而总有不愿加入的部落。狼牙部落联合几个同样好战的部落组成“北方同盟”,公开质疑联盟的意图,称铁器是“恶魔的造物”。
区域形势逐渐复杂化。一边是以联盟为核心的协作圈,倡导和平发展;一边是北方同盟,坚持传统武力。
汪子贤意识到,单纯的技术优势不足以保证长期稳定。他开始注重“软实力”建设:推广联盟的历法、文字和农业技术,让周边部落感受到文明发展的好处。
冬季即将结束时,联盟举办了首次“文明交流会”,邀请各部落代表参加。会上展示了铁器在内的各种技术成果,但更重要的是分享了农业、医药、建筑等改善生活的知识。
许多原本犹豫的部落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后,开始转变态度。甚至北方同盟中的一些部落也暗中派代表参加,显示出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技术可以征服土地,但只有文明才能征服人心。”汪子贤在交流会闭幕式上说,“我们愿意与所有追求进步的部落共享发展成果。”
这番讲话赢得广泛赞同。会后,又有三个部落加入协作圈,区域力量对比进一步向联盟倾斜。
夜幕降临,汪子贤站在更新后的区域地图前,看着上面错综复杂的部落关系和势力范围。胖墩的提示出现在脑海中:
「区域影响力提升250%,外交关系网络形成,文明辐射圈初步建立。获得‘软实力外交’特质。」
最让汪子贤欣慰的不是联盟影响力的扩大,而是文明理念的传播。越来越多的部落开始接受联盟的发展观念,从单纯渴望铁器转变为向往整体文明进步。
这种转变在年轻一代中尤为明显。各部落都有年轻人慕名来到联盟,希望学习知识和技能。汪子贤顺势建立了“文化交流计划”,接收外来学习者,传授农业、建筑等非核心技术。
这些学习者回到部落后,成为联盟文明的传播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周边地区的思维方式。
当第一缕春风吹过聚居地时,汪子贤站在了望台上,看着远方道路上络绎不绝的使者队伍。他知道,联盟已经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孤立部落,而正在成为区域文明的中心。
铁器打开了对外交流的大门,但真正吸引人的是门后的文明之光。这光芒正在一点点驱散蛮荒的黑暗,照亮整个地区走向未来的道路。
而这条道路,才刚刚开始延伸...
喜欢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