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龙”号不顾自身损伤,主炮再次充能,与剩余的一艘护卫舰拼死拦截。最终,在付出“炎龙”号重创、另一艘护卫舰中度损伤的代价下,成功将另外两艘收割者侦察舰击毁!
战斗结束。虚空恢复了死寂,只剩下漂浮的战舰残骸和能量余波诉说着刚才的惨烈。
龙国“星火”特遣舰队,以一艘战列巡洋舰重创、两艘护卫舰被击毁、一艘护卫舰受伤、“潜龙”号轻伤的代价,全歼了三艘收割者侦查部队。
王浩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沉重。收割着一支小小的侦察部队,就让他们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其实力差距令人绝望。
但此战的意义重大。他们获得了与收割者交战的第一手数据,分析了其攻击模式和部分弱点,更重要的是——他们证明了,收割者并非不可战胜!龙国的舰队,有能力与之一战!
“打扫战场,收集所有收割者残骸样本,立刻返航!”王浩的声音沙哑而坚定,“我们需要将这些用鲜血换来的情报,尽快送回去!”
“星火”特遣舰队拖着残破的舰体,悄无声息地返回了龙国最隐秘的、位于小行星带深处的“龙渊”秘密船坞。没有凯旋的欢呼,只有凝重的肃穆。阵亡将士的名单被郑重封存,伤者被迅速送往最好的医疗舱。而真正的“战利品”——那三艘收割者侦查舰的残骸,以及“潜龙”号和“炎龙”号记录下的海量战斗数据,被第一时间送入最高级别的隔离研究区。
王浩来不及休息,立刻向最高指挥部进行了全面汇报。当他展示收割者舰船那诡异的攻击方式、恐怖的防御力以及龙国舰队惨重的损失时,会议室内的气氛降至冰点。但当他提到分析出的攻击间歇、护盾弱点,以及带回的实体残骸时,所有人的眼中又重新燃起了光芒。
“这是我们用鲜血换来的,了解死神的第一手资料。”王浩的声音因疲惫而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它证明了收割者并非无敌,也为我们指明了研究和反击的方向。”
最高元首当即下令:“倾尽举国之力,以最高优先级,破解收割者技术,升级我军装备!王浩上将,由你统筹‘破晓’计划,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让我们的舰队拥有与收割者正面对抗的能力!”
“破晓”计划在绝密状态下高速启动。龙国所有顶尖的物理学家、材料学家、能量武器专家和工程师被征召,组成数个专项攻关小组,在“龙渊”基地封闭研究。
研究过程充满挑战与突破:
基于对收割者空间撕裂攻击的逆向工程,团队发现其本质是一种引发局部空间维度坍缩的技术。龙国科学家无法完全复制,但受此启发,加速了对“阳电子冲击炮”的升级,并研发出了一种新型“重力奇点导弹”,能在击中目标时产生微型引力陷阱,有效干扰收割者的空间护盾和机动性。
分析收割者残骸的护盾发生器碎片,结合“负熵计划”中对熵增局部逆转换的理论,团队开发出了“动态熵减护盾”。这种护盾不仅能防御能量冲击,更能一定程度上抵抗空间撕裂效应,通过局部逆转能量衰减来维持护盾稳定性,虽然能耗巨大,但极大地提升了生存能力。
收割者舰体使用的一种能够吸收和分散能量的暗色合金给了研究人员极大启发。通过模仿其纳米结构,龙国成功合成了“暗影复合装甲”,其物理强度和能量抗性比原有装甲提升了数倍。
针对收割者的高隐匿性,“破晓”计划改进了量子雷达和超空间涟漪探测器,并利用播种者遗产中的部分技术,开发了更先进的“光学迷彩”和“能量信号模拟”系统,提升了舰队的侦察和隐身能力。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龙国的科技树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生长。一艘艘经过紧急改装、焕然一新的战舰驶出船坞,新一代专门针对收割者作战的“戮影”级驱逐舰和“镇岳”级重巡洋舰也开始铺设龙骨。
王浩日夜守在“龙渊”基地,协调各方资源,解决技术难题。他看着龙国的军工力量在痛苦中蜕变,心中既感欣慰,又充满紧迫感。他知道,收割者绝不会给他们太多时间。
与此同时,王浩并未忘记“星海同盟”。他将与收割者侦查部队交战的部分脱敏数据(隐去关键技术细节),通过加密渠道分享给了星灵族塔萨达尔长老和“克坦”族高层。
数据在同盟内部引发了巨大震动。星灵族对收割者展现出的、近乎规则层面的攻击方式感到极度警惕,他们古老的记载中对此有模糊的提及,称之为“秩序之敌”。塔萨达尔长老力排众议,促使星灵族议会同意向龙国有限度地开放部分灵能科技库,特别是关于空间稳定和意识防护的技术,以共同应对威胁。
“克坦”族在震惊之余,也感到了唇亡齿寒的危机。他们虽然科技侧重不同,但其强大的工业能力和对稀有矿物的掌控,成为了同盟宝贵的后勤支柱。他们加速了与龙国的技术交换,并开始在其广阔的贸易航线附近布设预警网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