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艰苦谈判,《龙-克坦友好合作与互惠条约》正式签署。条约内容务实而富有远见,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搭建起了合作的框架。王浩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此条约的意义,超越了一时的利益交换。它象征着秩序文明在面对共同挑战时的团结与智慧。”
就在龙国与“克坦”族庆祝建交之际,由“新纪元”号发现的异常扫描信号(被情报部门命名为“幽灵信号”),经过持续监测和深度分析,有了新的进展。
龙国最顶尖的信号分析团队和从“星灵族”邀请的灵能感应专家联合攻关,发现“幽灵信号”的发射源并非固定,而是在一片广阔星域内进行规律性的、高效的跳跃式扫描,其技术水准极高,隐匿性极强。更令人不安的是,通过对比古老的星灵族历史档案和“播种者”遗迹的零星记载,专家们推测,这种信号特征可能与一个在远古传说中昙花一现的、被称为“收割者”或“净化者”的机械文明有关。
传说中,“收割者”是一个高度理性、没有情感、以“维护宇宙某种极端平衡”为使命的机械智能集合体,它们会周期性地出现,对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文明”进行“收割”,以防止有机生命过度扩张导致宇宙熵增过快。这个传说与“寂灭之灵”的威胁看似不同,但都指向一种对有机文明不友好的、强大的外部力量。
王浩意识到事态严重。如果“幽灵信号”真的与“收割者”有关,那么其威胁性质将完全不同於“暗影”势力的疯狂崇拜或“寂灭之灵”的物理法则体现,而是一种有目的的、系统性的清除行为。
他立即向最高指挥部建议:一、将“幽灵信号”的威胁等级提升至与“寂灭之灵”同级别;二、加速“启明”计划中军事科技的研发,特别是针对高隐匿性、高机动性目标的探测与反制手段;三、通过“星海同盟”渠道,向星灵族和“克坦”族等有限盟友共享这一情报,寻求更广泛的线索和合作可能。
王浩的建议得到了采纳。龙国与星灵族“逐星者”派系的高层沟通迅速展开。塔萨达尔长老对“收割者”的传说予以了证实,并表示星灵族内部对此也存在严重分歧。一部分保守派认为应避免与任何可能引来“收割者”注意的行为,主张收缩防御;而“逐星者”等开明派则赞同龙国的观点,认为积极准备、联合应对才是出路。
与此同时,龙国也谨慎地向“克坦”族通报了关于“幽灵信号”的初步分析结果。“克坦”族高层对此极为震惊,他们贸易网络遍布多个旋臂,却从未系统性地关注过此类隐秘信号。他们承诺将加强自身星域的监控,并与龙国保持紧密沟通。
然而,同盟的深化也暴露了不同文明间的战略分歧。星灵族倾向于依靠灵能科技和个体精英力量,对大规模舰队建设和主动出击持保留态度;“克坦”族则更关注贸易路线的安全和自身核心星域的防御,对远征未知风险区域兴趣不大。
王浩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协调,强调“情报共享、技术互补、分级响应”的原则,寻求在尊重各方差异的基础上形成合力。他深知,对抗可能存在的“收割者”级别的威胁,单靠龙国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
就在龙国上下为应对新威胁而紧张准备时,苏婉博士的团队在对“播种者”遗迹数据的持续挖掘中,有了一个突破性发现。他们成功破译了一段关于“播种者”文明最终去向的加密信息碎片。
信息显示,“播种者”在完成了某个阶段的“播种”使命后,其主体文明并非消亡,而是进行了一次集体的、超越已知物理维度的“跃迁”,前往了一个被称为“法则之海”或“源头之域”的地方,以探寻对抗宇宙终极热寂(即“寂灭之灵”本质)的最终方法。信息中还留下了一个极其模糊的、指向某个特定超星系团方向的“航标”,暗示那里可能存在通往“法则之海”的线索或入口。
这个发现石破天惊!它意味着“探寻超越”并非虚无缥缈的哲学口号,而是“播种者”文明实际走过的道路!虽然前路更加艰险莫测,但至少指明了一个可能的方向。
王浩面临着新的重大抉择:是集中全力应对近在咫尺的“幽灵信号”和“寂灭之灵”的潜在威胁,还是分出一部分宝贵资源,沿着“播种者”留下的蛛丝马迹,去探索那几乎不可能成功的“终极超越”之路?
在最高战略会议上,王浩阐述了他的观点:“应对当前威胁是生存之本,必须全力以赴。但‘探寻超越’是文明延续的终极希望,也不能放弃。我建议采取‘双轨制’:主力确保家园安全,同时组建一支极精锐的、规模更小的‘深空追寻’舰队,由我亲自率领,沿着‘播种者’的航标进行前期侦察。这既是探索,也是练兵,更能将潜在威胁引离本土。”
这个提议大胆而充满风险,但得到了最高元首和杨振华上将的支持。他们相信王浩的判断和能力,也认同文明不能因恐惧而失去仰望星空的勇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