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一丝弧度:“准许对接。请乔梁上尉来舰桥。”
不一会儿,穿着飞行员夹克、风风火火的乔梁就冲进了舰桥,看到端坐在舰长席上的王浩,他眼睛瞪得溜圆,夸张地大叫道:“我靠!老王!不,王舰长!你小子真当上舰长了?!还是‘炎黄’号?!这简直太牛逼了!”
他这一嗓子,让原本肃穆的舰桥气氛活跃了不少,几个年轻军官忍不住偷笑。
王浩无奈地摇摇头:“乔队,注意场合。”
“场合啥啊场合!”乔梁凑过来,压低声音,挤眉弄眼,“可以啊兄弟,这下是真的一飞冲天了!以后可得罩着点老哥我!”
玩笑归玩笑,乔梁随即正色道:“说真的,恭喜!我就知道你不是池中之物!哦对了,我调令下来了,被分到第7巡防舰队,以后就在这片星区混了。你这‘炎黄’号要是出去兜风,可得叫上我保驾护航啊!”
王浩心中了然,乔梁的调动,恐怕也有让他能在附近有个照应的考量,这背后或许有杨将军甚至更高层的安排。这份看似粗犷的友情,在关键时刻显得格外温暖。
“一定。”王浩郑重地点了点头。
送走乔梁后,王浩召开了第一次各部门主管会议。他没有发表慷慨激昂的就职演说,而是直接切入主题,详细询问了战舰的每一个细节,从引擎最大过载到生命维持系统的冗余度,从武器弹药基数到电子战数据库的版本。他提问的角度刁钻而专业,让原本还有些心存疑虑的部门主管们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
会议结束后,王浩独自一人留在空旷的舰桥上。他调出星图,目光落在那个名为“破碎星域”的目标区域。那里是法外之地,是情报旋涡,也是他践行“烛龙”计划秘密使命的起点。
他知道,杨将军给他的不仅是一艘船,更是一个舞台,一个试验场。他需要在那里,用实战证明自己的价值,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力量,并挖掘出关于“深渊”的蛛丝马迹。
前路艰险,强敌环伺,但王浩的心中却燃烧着熊熊火焰。
他轻轻抚摸着冰凉的指挥椅扶手,仿佛能感受到这艘钢铁巨舰澎湃的心跳。
“起航吧,”他低声自语,眼中锐光闪烁,“让这片星空,记住‘炎黄’的名字。”
“炎黄”号的首次出航,并未举行盛大的仪式。在“朱雀”站导航信号的引导下,这艘暗灰色的战舰如同悄然滑入水中的巨鲨,无声无息地驶离了泊位,很快便融入深邃的星空背景之中。
舰桥上,王浩端坐于指挥席,感受着新型战舰远超“广寒宫”号的强劲动力和灵敏反应。各项数据在光屏上稳定流淌,各部门操作员口令清晰,汇报简洁。副舰长高云站在他身侧,目光沉稳地监控着全局。经过几天的磨合,这位经验丰富的副手已经展现出其过硬的专业素养,虽然对王浩的某些决策仍会保留意见,但执行起来毫不含糊。
“导航官,设定航线,目标‘破碎星域’边缘,K-77小行星带哨站。全程保持二级战备状态,传感器全开,被动监听模式为主。”王浩下达了第一个正式命令。K-77哨站是龙国在“破碎星域”边缘为数不多的前哨之一,也是他们此次明面任务的起点。
“明白!航线设定完毕,预计抵达时间,72小准时。”
战舰开始加速,进行第一次短途跳跃。窗外的星辰被拉成一道道流光。王浩闭上眼,前世今生的记忆碎片再次浮现。不同的是,上次他是“广寒宫”上的乘客和参谋,而这次,他是这艘利剑的执掌者。
航行是漫长的。王浩没有浪费任何时间。他除了处理必要的舰务,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战术模拟室,或与高云及各部门主管推演“破碎星域”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他从“广寒宫”号的经历中吸取经验,尤其注重在复杂环境(如小行星带、星云、引力异常区)下的战术演练。
“高副舰长,如果我们在这个位置遭遇海盗伏击,你认为最佳应对是什么?”王浩指着模拟星图上一片密集的小行星群。
高云沉吟片刻:“利用小行星作为掩护,优先确保撤离通道,呼叫支援。”这是标准且稳妥的学院派答案。
王浩不置可否,又转向武器官:“如果我要你在这个角度,用主炮轰击那颗编号G-12的小行星,引发连锁爆炸阻碍敌舰追击,命中率有多少?”
武器官一愣,迅速计算后回答:“理论上有35%的把握,但舰长,这太冒险了,而且浪费主炮能量……”
王浩点点头,没有评价对错,只是说:“在‘破碎星域’,没有支援,规则也不同。我们需要习惯在冒险中寻找生机。”
几次推演下来,军官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位年轻的代理舰长,其思维模式确实与常规指挥官不同。他更注重环境的利用,更敢于在绝境中行险一搏,战术选择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合理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