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飞车在一声悠长的汽笛声中缓缓停稳,仿佛一头巨兽终于收敛了奔腾的野性。车门洞开,一股迥异于“小有清虚之天”外围的、更为精纯浓郁的灵气扑面而来,带着山间特有的清冽草木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瞬间涤荡了旅途的疲惫。许飞深吸一口气,感觉每个毛孔都在欢呼雀跃。
“山门驿站到了!天宝宗的新生,带好随身物品,有序下车!” 引导师兄的声音透过扩音法器清晰地传遍车厢。
众人鱼贯而出,双脚终于踏上了坚实的土地。眼前豁然开朗的景象,让刚刚经历过云海悬车震撼的新生们,再次陷入了短暂的失语。
驿站坐落在一处极其开阔的平台上,背靠着一面如刀削斧劈般陡峭、高耸入云的巨大山壁。这山壁并非死寂的岩石,其上覆盖着厚厚的、闪烁着微光的苍翠苔藓,无数粗壮的虬结古藤如巨蟒般蜿蜒盘绕,更有星星点点、散发着柔和灵光的奇异小花点缀其间。抬头仰望,视线尽头,山壁仿佛直接融入了上方翻滚涌动的浩瀚云海之中,分不清是山托起了云,还是云包裹了山。几道巨大的瀑布,如同九天银河倾泻,从云海深处轰鸣着砸落,却在半空中被无形的力量牵引、分流,化作万千晶莹的水线,一部分注入环绕驿站平台的清澈溪流,一部分则直接汽化,升腾为氤氲的灵气云雾,缭绕在整个驿站上空,在正午的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虹霓。
驿站本身,则是一座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的庞大建筑群。主体由一种温润如玉的青色巨石垒砌而成,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充满了古朴厚重的道韵。巨大的牌坊式大门洞开,上书四个铁画银钩、道韵流转的古篆大字——“天宝宗驿”。牌坊两侧,矗立着两尊高达数丈、非狮非虎、背生双翼、形态威猛的镇山石兽,它们并非死物,石质的眼珠偶尔会转动一下,扫视着下方的新生,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威压。
平台之上,早已是人头攒动。来自五湖四海、穿着打扮各异的新生们汇聚于此,操着南腔北调,脸上混杂着兴奋、好奇、紧张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有人穿着华丽的丝绸道袍,绣着繁复的家族徽记;有人一身劲装,背负长剑或奇门兵刃;也有人像许飞一样,穿着普通的T恤牛仔裤,背着半旧的背包。空气中充满了嗡嗡的议论声、惊叹声,以及各种方言交织的问候。
“哇!这瀑布……是活的吗?感觉它在呼吸!”
“快看那石兽!眼珠子动了!吓死老子了!”
“侬是哪里来的呀?阿拉是东海蓬莱阁的……”
“格老子滴,这灵气浓得化不开,吸一口顶外面修炼一天吧?”
“哎哟!”一个穿着苗族百褶裙、戴着繁复银饰的娇小女生,正新奇地蹲在溪边,试图用手去捞溪水里一尾游动的、浑身散发着七彩磷光的灵鱼。那鱼儿尾巴一甩,一道细小的水箭精准地射在她脸上,惹得她惊叫一声,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善意的哄笑。她红着脸站起来,银饰叮当作响,嗔怪地跺了跺脚,也引得更多人笑了起来。这小小的插曲,瞬间冲淡了初来乍到的陌生与拘谨。
许飞、陈涛、李思远和苏晓四人自然地聚在一起,随着人流,走向驿站内那最为显眼、排着长队的区域——新生签到处。
签到处设在驿站主殿内一个极其宽敞的偏厅里。十几张长条桌案一字排开,每张桌案后都坐着一位身着统一制式青色道袍、神情严肃的师兄或师姐。他们动作麻利,效率极高。桌案上方,悬浮着一面面水镜般的法器,上面清晰地滚动着新生的姓名、籍贯、录取编号等信息。
“姓名?”
“李思远。”
“籍贯?”
“青城山,清虚观。”
桌案后的师姐头也不抬,手指在面前一块光滑的玉板上快速划动。随着她的动作,悬浮的水镜上立刻显示出李思远的详细信息,包括一张清晰的影像。师姐核对无误,拿起一枚巴掌大小、非金非木、刻满符文的青色令牌,指尖灵光一闪,在令牌上一点。令牌微光一闪,正面浮现出“天宝宗·李思远”几个小字,背面则是一个复杂的符文印记。
“滴血认主,绑定身份玉牌。以后在学院内通行、领取资源、记录学分、接收通知,皆凭此牌。遗失补办需缴纳十枚下品灵石及完成三个丙级任务。”师姐语速飞快,将玉牌和一根细如牛毛的银针推到李思远面前。
李思远显然早有准备,面不改色地用银针刺破指尖,挤出一滴鲜血滴在玉牌上。鲜血瞬间被吸收,玉牌光芒微涨,随即收敛,仿佛与他有了一丝奇妙的联系。
轮到陈涛。
“陈涛!”
“龙虎山,天师府外院。”
“嗯。”负责登记的师兄在玉板上操作,水镜显示信息。同样流程,发放身份玉牌。陈涛龇牙咧嘴地完成滴血认主,嘟囔着:“嘶…这针还挺快。”
苏晓上前。
“苏晓。”
“姑苏苏家,旁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