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晃眼即过,张摇光一行人马浩浩荡荡,终于回到了青云门的地界,一头扎进了药谷温暖(且灵气充沛)的怀抱。新开辟的“仙女峰”(此名由林仙儿自封,并单方面宣布主权)上,洞府星罗棋布,成了五百三十一名东升镇“仙苗”、张摇光爹娘以及那个两岁小妹妹的新家。初入仙门,看啥都新鲜,也看啥都腿软。张摇光大手一挥:先放假!适应环境,感受仙气儿,新弟子们暂时都算他张摇光的“亲传预备役”,身份令牌上明晃晃刻着“张摇光门下”,倍儿有面子。
最让张摇光啧啧称奇的是林仙儿。这丫头最近仿佛被夺舍了,撒娇卖萌的功力收敛了九成九,每次出现都带着一股“我很忙,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干练气场。安顿弟子、置办锅碗瓢盆、分配洞府日用……忙得脚不沾地,效率奇高。张摇光摸着下巴琢磨:莫非是“天空之翼”(林仙儿强行给风之翼改的名)飞多了,把脑子里的水甩干了?
“仙儿师姐,”张摇光逮住一个她路过的空档,“劳您大驾,继续帮我看着点这帮小祖宗。我呢,得去闭关‘搞点小发明’。”
“发明?”林仙儿挑眉,“又是那种吃了能让人长出三头六臂的怪味丹药?”
“格局小了!”张摇光一脸高深莫测,“这次是功法!专门给咱们这些‘杂牌军’量身定做的《太极经》!两系、三系、四系、五系……所有排列组合,一个都不能少!整整二十六套!”他伸出两根手指,比了个“V”,仿佛在庆祝自己即将迎来的“福报”。
林仙儿倒吸一口凉气:“二十六套?!”
“差不多吧,”张摇光一脸悲壮,“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了药谷的崛起,为了……咳,总之,我先去‘入土’了。陆乘风!”他转头招呼,“去藏经阁,把那些压箱底的、落灰的、快被虫蛀了的炼气诀,给我借个几百本回来!让仙儿师姐带着你们,先给孩子们打打基础,引引气,务必将他们丹田激活(进入炼气境),别出幺蛾子!”
陆乘风领命而去,背影写满了“工具人”的觉悟。张摇光则就近在仙女峰山腰找了个清净洞府,大门一关,挂上“闭关中,请勿扰”的牌子。
过程嘛……熟,也不熟。帮林仙儿搞风之翼(天空之翼)那次算是小试牛刀。但这次是二十六套!每一套都要在识海里反复推演、模拟能量运转、优化经脉通路,确保安全无副作用,最后还得……画出来。
“画出来”三个字,是张摇光此次闭关最大的噩梦。当他完成第一套“金火双系”的观想,信心满满地拿起笔,准备将识海里那精妙绝伦的能量轨迹复刻到纸上时……现实给了他沉重一击。纸上出现的,是一团纠缠不清、歪歪扭扭、疑似蚯蚓开会或者抽象派大师酒后杰作的线条。张摇光盯着自己的“大作”,沉默了足足一炷香,胃里一阵翻腾:“呕……这玩意儿别说练了,看久了容易走火入魔!我当年在铁匠铺画打铁图纸都比这强!”
技术宅的尊严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张摇光痛定思痛,决定放弃传统媒介,拥抱修真界高科技。他出关(主要是为了找救兵),一把薅住正在指挥弟子们排队领基础功法的林仙儿:“仙儿师姐!救命!我需要光影石!很多很多光影石!”
光影石,修真界的神奇“录像机”,注入真气即可记录影像,回放也只需一丝真气激活,方便快捷,居家旅行、记录功法之必备良品。张摇光一边从林仙儿手里接过石头,一边嘀咕:“这玩意儿……跟李四那家伙鼓捣的留影玉简,是不是有点远房亲戚的关系?”
接下来的几天,张摇光的洞府变成了临时摄影棚。他负责在中央空地,像个敬业的武术指导,一遍遍演练不同灵根组合的《太极经》招式,力求动作标准,能量运转清晰(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光影石能捕捉能量波动痕迹)。林仙儿则化身场记兼导演,举着光影石各种角度拍摄,拍完一块,就在石头上用娟秀的小字标注:“木水双系”、“金土火三系”、“全系大礼包(五系)”……忙得不亦乐乎。
几天奋战,五十二块光影石(一式两份,一份上交宗门,一份自己留底)新鲜出炉,记录着张摇光“倾情出演”的二十六套功法。张摇光看着码放整齐的石头,长舒一口气,感觉身体被掏空,但灵魂得到了升华——主要是累的。
功法有了,但验证还得等。弟子们得先炼气入门,激活丹田。张摇光迎来了难得的“假期”。他化身导游,带着爹娘和小妹在药谷里溜达。“爹,看,那是炼丹房,冒烟那个,不是着火了,是丹师在炼丹!”“娘,那是灵兽园,里面那只长翅膀的兔子叫‘讹兽’,别被它可爱骗了,它嘴里没一句实话!”“小妹,看,飞过去的那个姐姐,就是你仙女姐姐,漂亮吧?”小团子咿咿呀呀,指着天上林仙儿留下的金色流光,兴奋地拍手。
这期间,“仙女峰”还多了两位“义工”。林仙儿嫌教导几百个娃太累,一封“仙音传书”(内容大概是:速来!有绝世剑法/美容秘术/免费灵气泡澡!),把外门大比时张摇光没机会交手的林家兄妹——林剑和林如烟——给“骗”了过来。林剑一来,眼睛就黏在张摇光身上了,那眼神,比饿狼看见肉还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