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殿内,死寂无声。
白芷的发问,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所有在场学者心中的惊涛骇浪。
“无为而治!”
这四个字,对于这群皓首穷经的儒生而言,不啻于一座无法逾越的哲学高峰。它源自道家学说的精髓,却又与儒家“圣君垂拱而天下治”的最高理想不谋而合。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江昆身上。
有好奇,有审视,有幸灾乐祸,但更多的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轻蔑。
在他们看来,这位虬龙君或许权势滔天,武功盖世,但在“治国”这门最精深、最纯粹的学问面前,他终究只是个门外汉。
白芷没有给江昆太多思考的时间。
或者说,她根本不认为对方需要思考。
她那清丽绝伦的脸蛋上,浮现出一抹属于学者的、绝对自信的光彩。那双清澈的眸子,此刻仿佛燃着两簇智慧的火焰,熠熠生辉。
“《老子》有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带着金石般的质感,回荡在广阔的书斋之内。
“此为道家之‘无为’。其核心,在于君王克制自身的欲望与干涉,顺应天道自然,则万民自会归于淳朴,天下自安。”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那些听得如痴如醉的同僚,淡色的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见的、骄傲的弧度。
“而我儒家先贤亦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君王若能修身养德,以德化人,便如那北极星辰,无需言语,无需动作,天下万民、文武百官,自会如群星般围绕其运转,各司其职,各安其分。这,便是我儒家之‘无为’,是‘王道’的至高境界!”
一番话说完,她并未停歇,而是将两种思想完美地糅合在了一起,开始了真正的攻势。
“故而,无论是道法自然,还是为政以德,其最终指向,皆是‘无为而治’。君王只需正其身,清其心,天下便可大治。反之,若君王事必躬亲,政令繁复,频繁干预民间事务,则只会扰乱纲常,使百姓无所适从,最终天下大乱!”
她的语速越来越快,气势也越来越盛。
“我等编撰《吕氏春秋》,便是要将这等万世不易的至理,昭告天下,为未来之君王,立下万世之法!”
“敢问君上……”
说到这里,她向前微一欠身,目光灼灼地逼视着江昆,那眼神锐利得仿佛能刺穿人心。
“您以雷霆手段,立肃正司,清查百官,搅得咸阳城人心惶惶;您以铁血之师,平叛乱,定朝局,杀伐之气至今未散。此等行径,与‘无为’二字,背道而驰,与‘王道’之德,更是南辕北辙!”
“白芷敢问,君上如此‘有为’,究竟是要将大秦,将这天下,带向何方?!”
“轰!”
这最后一问,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上!
诛心!
这已不是单纯的学术辩论,而是上升到了政治路线的批判!
她不仅在学问上将江昆定义为“不懂治国”,更是在政治上,将其定性为与圣贤之道相悖的“霸道”权臣!
太犀利了!
周围的学者们,看向白芷的眼神,已经从欣赏,变成了狂热的崇拜。
不愧是能主编《吕氏春秋》的白芷先生!这份才学,这份胆气,当世女子,谁人能及?
就连那名须发皆白的带路老儒,此刻也是抚须赞叹,看向江昆的眼神里,带上了一丝怜悯。
在他看来,这场辩难,已经结束了。
面对如此完美、如此无懈可击的理论闭环,这位虬龙君,除了沉默,或是恼羞成怒地以势压人,再无第三条路可走。
然而……
出乎所有人意料。
从始至终,江昆的脸上,都没有流露出半分被诘问的窘迫或愤怒。
他甚至连坐姿都没有变过。
他就那么静静地听着,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玩味的笑意,仿佛在欣赏一场与自己无关的、精彩的表演。
直到白芷问完,整个书斋都陷入了期待他出丑的死寂之中,他才缓缓地、不紧不慢地端起了面前的茶杯。
他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轻轻吹了吹杯口的热气,姿态优雅得像是在自家庭院里品茗。
这副悠闲的模样,让白芷那好看的眉头,再次紧紧地蹙了起来。
她最讨厌的,便是这种故作高深。
在她看来,这不过是对方无言以对,用来掩饰心虚的伎俩罢了。
“君上?”她清冷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催促的意味。
江昆终于放下了茶杯,杯底与案几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这声响,仿佛一个信号,让所有人的心神都为之一紧。
他抬起眼,那双深邃如夜空的眸子,终于正视着眼前的绝代才女。
他没有反驳,甚至还赞同地点了点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