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孩子,在炼丹上的天赋,比自己想象中,要出色的多!
《真火丹经》的上卷基础法诀,三人皆已入门!
控火、识药、感知药材融合变化等基础,掌握得颇为扎实。
如果没有炼丹天赋的话。
光是真火丹经的入门,就需要三五年的时间。
三人不到一年时间入门,天赋已经不弱于陈平多少……
最直观的成果是,他们已能独立炼制最低阶的“养灵丹”和“洗髓丹”,并且成功率相当可观,尤其是洗髓丹。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陈平玉佩空间中那株年份惊人的寒星草树。
由它结出的寒星草,药性精纯浓郁,近乎三百年份药性。
用这等主药炼制洗髓丹,大大降低了难度。
在陈平的指导下,三人如今炼制洗髓丹,十炉中竟能有四五炉成功,而且出炉的丹药,品质最低也是上品,时常能碰运气炼出几粒极品丹!
这消息若是传出去,足以在青云宗外门引起不小的震动。
三个炼气三层的孩子,竟能稳定产出上品、甚至极品洗髓丹?
这简直匪夷所思。
但在陈平看来,这成绩大半要归功于那作弊般的极品主药。
真正的考验,在于难度更高的“聚灵丹”。
聚灵丹是炼气中期修士提升修为的常用丹药,炼制难度比洗髓丹高出一个层次……
聚灵丹对控火精度、药材融合时机的把握、法力持续输出的稳定性都要求更高。
此刻,丹房内,王立芊正全神贯注地操控着面前丹炉下的一小簇火焰。
他们用的还是木火,所以不能非常精准的把控火候……
王立芊小脸绷得紧紧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神识小心翼翼地引导着炉内几味药材的灵液缓缓融合。
旁边,王立劲和萧风屏息凝神地看着。
“嗤……”
一声轻微的异响,炉内灵气陡然紊乱,一股焦糊味弥漫开来。
王立芊小脸一白,眼神瞬间黯淡下去,沮丧地低下头。
“主人……又……又失败了。”
陈平站在一旁,神色平静。
这场景过去一年里他已见过无数次。
他走过去,指尖一点,炉内焦黑的残渣被真元卷出。
“失败在意料之中。”
陈平的声音没什么起伏。
“聚灵丹对你们而言,尚是难关。目前成丹率不足一成,即便侥幸成功,成丹数量也仅有一两粒,远低于正常水平。原因有三。”
三个孩子立刻挺直腰背,垂首聆听。
“其一,修为不足。炼气三层的神识与灵气,支撑完整的聚灵丹炼制过程,太过勉强。你们如今偶有成功,不过是倚仗聚灵草主药年份极高(同样来自玉佩空间),药力强横,掩盖了你们后继乏力的缺陷,走了点运气罢了。”
“其二,手法生疏。对聚灵丹炼制过程中几个关键的节点,如‘凝露’转‘聚火’、‘融晶’时的温度骤变,感知不够敏锐,手法转换不够圆融熟练,仍需千锤百炼。”
“其三!”
陈平的目光扫过三人,重点在王立芊还有些泛红的眼圈上停顿了一下。
“心性浮躁。炼丹如修行,讲究心静如水,神念澄澈。一次失败便心绪起伏,沮丧懊恼,如何能把握住那转瞬即逝的成丹之机?需养一颗‘丹毁炉倾我自岿然’的大心脏。”
王立芊脸更红了,用力点头。
“是,主人,我记住了。”
“继续练。从处理药材开始。”
陈平不再多说,转身走向自己的静室。
静室内,陈平盘膝而坐,内视己身。
丹田气海之中,液态的真元如同静谧的深潭,比一年前更加凝练深厚,且凝聚出了一滴新的真元液……
不过,距离筑基二层的壁垒,感觉依旧遥远。
他默默估算,按现在的速度,若不使用鲸吞术,恐怕还需要三四年水磨工夫才能突破。
唯一的提升亮点,在于神识。
这一点,陈平也未曾想过……
当年筑基之初,踏入筑基境。
他的神识范围稳定在一千六百丈左右。
按道理说,应该是突破筑基二层,神识才会有所提升。
可他不同,他自从筑基之后,神识范围每天都有提升,如今两年多过去,神识范围悄然拓展到了一千八百余丈!
这增长的速度,远超寻常筑基修士应有的水准。
其中缘由,陈平他也已经弄清楚!
正是自己丹田中玉佩的辅助!
每天日出时分,玉佩都会散发出一丝丝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淡紫色气息!
这些气息无法被肉身吸收,却如同春雨般,无声无息地滋养着他的神魂本源。
每日滋养着,日积月累下,便是这超乎常理的神识增长之源。
让陈平好奇的是……
自己捡到的这枚玉佩,除了有黑土地空间和滋养神魂外……
将来,它是否还有其他神异?
还有,这滋养,是否有极限?
这些问题,暂时都找不到答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