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这天,一个消息传到了秀山屯大队,几天前云省某地发生了强烈大地震!
连续两次7.3级和7.4级的强震,由于当地政府根据一些前兆现象,采取了积极的预防和疏散措施,极大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这绝对是一个相对成功的“预兆-预警-减灾”案例!已经登上了人民日报……
只是秀山屯比较偏僻,今天才听到消息!
陈卫东看着大队部里的那张报纸,心里思绪万千!
是啊,今年是1976年,多灾多难的一年……
山林被几场大雨彻底浇透了,各种草药也进入了生长旺季。
陈卫东看着狩猎小队的配合渐入佳境,心思又活络起来。
光靠打猎,收获不稳定,而且大型野兽也不是天天能碰到的。
他又惦记上了山里那些无人问津的宝贝——野生药材!
晚饭后,他找来王振军、赵铁柱和周文韬一起商量。
“振军哥,铁柱,文韬,我看这山里药材不少,黄芪、五味子、苍术,供销社都收,价格还不低……”
“咱们狩猎小组十天进一次山,空闲功夫也不少,能不能再组建个“采药小组”顺便搞点采药的行动?给队里再添个进项!?”
陈卫东一边说,一边拿出那本快翻烂的《赤脚医生手册》,指着上面的草药插图。
赵铁柱挠挠头,“采药?俺可认不得那玩意儿,别再把毒草当宝贝给挖回来……”
周文韬却眼睛一亮,接过书仔细看了看,“卫东,这个主意好!书上有图,我可以对照着认!黄芪……补气的,五味子……敛肺的……咱们后山好像都有!”
王振军沉吟道,“采药可以,但安全第一!这个采药小组谁来负责?”
“不管谁进采药小组,只要不是咱们两个带队,深山里就不能去,我看……就在咱们狩猎巡逻的范围内最合适!”
“文韬负责辨认,卫东和我负责警戒,铁柱力气大负责整理运输!小组采到的东西,一律交公,最后怎么分配,由队里决定!你们觉得怎么样?”
陈卫东几人自然没有意见,而且这个章程队里应该也没意见!
陈卫东带着档案直接去了赵大队长家,又让赵铁柱把老支书也请了过来。
两人听着陈卫东把采药小组的计划和方案说了一遍,还是有些犹豫,毕竟没听说采药还能卖多少钱的。
以前屯子里的人都是去上山采点药材,拿回家自己留着用,从没想过去换成钱!
再说了,那些药材也不会处理,根本没法拿出去卖……
“卫东啊!你确定这个能挣到钱?”
赵大队长,一听能给集体创收,眼睛立马亮了起来。
老支书磕了磕烟袋锅子,也饶有兴趣的看向陈卫东。
“能!”陈卫东笃定的回答。
“不仅能赚到钱,还能赚到大钱!起码不会比卖猎物赚的少!而且收益更稳定……”
陈卫东继续加大砝码,毕竟他们狩猎小组的收益,这两位可是知道的。
“嘶!”老支书猛吸了一口烟!
赵大队长已经坐不住了,直接从炕沿儿上蹭了下来,“哪还有啥可商量的?这是件大好事啊!干!”
“没错!就按你说的,干!”
老支书磕掉烟斗里的火星子,拍板道。
程卫东笑了,“那人员这块儿,我需要协调一些心灵手巧的女同志……”
赵大队长一听要让女同志参加,眉头皱了起来!
陈卫东自然明白他的顾虑,忙开口解释道,“是这样的!采药跟打猎不同,需要性格沉稳,心思细腻的人!”
“否则,毛手毛脚的容易把药材弄坏,而且这也是个磨时间的活计,累倒是不累,主要是有点枯燥……”
陈卫东见大队长眉头舒展开来,继续说道,“伟人他老人家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咱们也要为女同志们提供一个为集体贡献的机会不是?”
赵大队长听完,点了点头。
老支书眼睛一眯,狐疑的盯着陈卫东看,把他看得心里有点发毛……
“福贵啊!卫东说的对!安排几个女同志进采药组,我看能行!”老支书对着赵大队长说道,话锋一转,“但是!这个组长我觉得还是让春梅去当吧!你觉得呢?”
赵大队长看了老支书一眼,笑着点了点头,“成!就按老支书说的办!”
“让李春梅当采药小组组长,组员先定6个人吧,太多了不安全,太少了也采不了多少药材……”
这个安排对陈卫东来说可太合适了,感觉老支书实在是无比英明神武!
方案定下,说干就干。
第二天,狩猎小队进山巡逻时,身后就就多了一支队伍——采药小组!
由于采药小组是第一天进山,李春梅身后的两位女同志,神色还有点紧张。
陈卫东认识这两人,一个是村里干活挺勤快的嫂子马桂琴,年龄不大,三十多岁,确实是合适人选!
另一个就更熟悉了,是知青点的刘爱苗,那个性格直爽,大大咧咧的北京大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