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今对陈卫东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几乎成了他的小跟班!
沈教授一家也在劳动的人群里,但他们干的活和别人不一样。
沈柏儒和苏宛贞被安排去捡地里的石头块和枯树枝,免得硌坏了犁铧。
这活计相对轻省,但需要一直弯着腰!关键是工分少,忙活一天也拿不到别人一半的工分!
这还是陈卫东在暗中运作的,如果让他俩去干重活,他可不确定这俩人能不能扛过春耕的劳动强度……
苏宛贞病刚好,脸色还有些苍白,动作慢,沈柏儒就不时直起腰,悄悄帮她揉一揉后背。
沈清如和妹妹沈玉茹则跟着妇女队点种。
沈清如很沉默,低着头,认真地把一粒粒种子按进土里,生怕出错。
她偶尔也会装作无意间地抬头望一眼犁地的那边,然后又迅速低下,只有微微发红的耳根透露出一丝少女的心事。
沈玉茹性格活泼,对点种的劳动还有些新奇,但干一会儿就累了,偷偷撅嘴,被姐姐用眼神制止。
库管老赵头也推着个小车来到地头,车上放着备用的锄头、镰刀和几捆绳子,谁的工具坏了,就能立马找他换。
他眯着眼,看似随意地踱到沈家夫妇附近,把两把好用的轻巧小耙子“不小心”掉落在他们身边,“哎呦,这老胳膊老腿,东西都拿不稳了。”
“沈老师,苏老师,你们用这个扒拉石头块吧,比用手省点力气,对腰好,省的累垮了耽误了春耕。”
说完,也不看他们感激的眼神,背着手又走开了,那方向正是陈卫东犁地的那里!
沈柏儒和苏宛贞相视一笑,也看向认真干活的陈卫东……
太阳越升越高,气温也上来了。
人们脱掉了早上还穿着的夹袄,只穿着单衣,汗水还是湿透了后背。
空气中的汗味、泥土味和粪肥的味道,混合在一起,这就是1976年春天田野的气息。
陈卫东直起腰,用胳膊抹了一把脸上的汗。
看着眼前富饶的黑土地,看着那些弯腰劳作的人们,听着各种杂乱却充满笑声的话语,他心里有一种奇特的踏实感。
这就是七十年代的春耕,辛苦,原始,但却充满了生命力和希望。
他歇了口气,又弯下腰,扶稳了犁把,朝周文韬示意了一下,对着前头的老黄牛喝了声,“驾!”
犁铧再次深深地切入土地,翻起新的泥浪……
喜欢70年代,我在长白山下当知青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70年代,我在长白山下当知青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