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窗户缝隙里也递出来一样东西,是一小截用最普通的作业本纸包裹着的红色东西。
陈卫东回到住处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小截红烛头!
非常小,显然是点剩的,但在那个年代,也是稀罕物。
年关将近,这截红烛头,像是一个无声的祝福,又像是传递某种情意的仪式感……
握着那截小小的红烛,陈卫东心里那点因被冤枉而产生的郁气,忽然就散了不少!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
虽然没有正式的庆祝,但屯子里还是比平日多了几分暖意和热闹。
条件好些的人家,或许会包一顿酸菜油滋啦馅的饺子,或者炒个土豆丝,香味飘出来,勾得人肚里的馋虫直叫……
知青点的晚饭依旧简陋,几个炊事员女知青还是想办法弄了点粘米面,蒸了一锅粘豆包,虽然糖放得极少,但热乎乎、甜丝丝的,也算是应景了。
吃饭的时候,气氛却有些微妙。
白天藏粮的事虽然没定论,但大家看陈卫东和周文韬的眼神还是有些异样。
张振华更是吃得飞快,吃完就撂下筷子,冷着脸回了屋。
周文韬吃得食不知味,陈卫东却像没事人一样,慢慢吃着粘豆包,还夸了女知青手艺好!
饭后,陈卫东拿出那截红烛头,找了个破碗底固定住,点燃。
微弱而温暖的烛光,瞬间驱散了宿舍一角的黑暗,映亮了几张年轻却带着迷茫的脸庞。
这小小的光晕,在这寒冷的异乡小年夜,却显得格外珍贵!
“哪来的蜡烛?”一个知青好奇地问。
“捡的!”陈卫东淡淡一笑,“小年了,有点亮光,显得喜庆点……”
众人听了以后,没人再问。
大家都默默地看着那跳跃的烛火,或许是想起了远方的家,或许只是享受着片刻的宁静和温暖。
周文韬看着烛光下陈卫东平静的侧脸,又想起白天他把自己护在身后、冷静辩解的样子,心里那种复杂的情绪再次翻涌起来。
他忽然低声开口,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陈卫东和几个知青听。
“……库房东南角那个麻袋……破了个洞……我好像……前几天看见……李二狗在那儿鬼鬼祟祟的……”
李二狗是屯里有名的懒汉二流子,偷鸡摸狗的事没少干。
陈卫东闻言,眼神微动,但什么都没说,只是拿起一个粘豆包,塞到周文韬手里,“多吃个,挺甜的!”
周文韬接过豆包,低下头,心里却仿佛下了某种决心……
喜欢70年代,我在长白山下当知青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70年代,我在长白山下当知青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