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妖无人机群潜入深海。
全球数百个频道的直播信号,此刻正汇聚于这片深海。从东京的电子屏到时代广场的巨幕,无数人屏息凝视。水下高清摄像机正记录着这些黑色机体在海床上编织出的奇迹。它们身形轻巧,动作流畅,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毫米级,围绕那些被台风摧毁的珊瑚礁废墟盘旋、测绘、定位。
CNN演播室里,资深主播杰克·安德森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领带,但他深吸的两口气都没能让声线完全稳定。他旁边的海洋工程学专家大卫·钱德勒博士,此刻已经摘下了眼镜,用指关节用力按压着太阳穴,嘴里不断重复着:
“不可能……浮力、推力、流体阻力……这些基础定律在它们身上完全失效了。这不符合物理学,杰克,这根本就不是工程学!”
杰克·安德森终于找回了属于主播的声音,但那份沙哑却泄露了他内心的骇浪:
“各位观众……我们正在见证的,是龙国方面所称的生态修复作业。但坦白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想过需要用神迹这个词来做新闻直播。我……我已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汇来描述眼前的景象了。”
他顿了顿,目光紧盯着屏幕上那些如幽灵般舞蹈的黑色身影:
“它们的移动方式,完全违背了我们所知的任何水下作业逻辑。没有螺旋桨,没有喷射口,却能以如此精准的姿态悬停、平移、旋转,仿佛洋流对它们而言根本不存在!”
与此同时,全球的社交网络已经彻底引爆。
无数的短视频片段、截图和惊叹号淹没了每一个平台。
“#东方魔术”、“#反重力海妖”、“#物理学不存在了”等标签以秒为单位刷新着记录。
就在全球观众试图理解这反物理的推进技术时,直播画面突然切换到一个更震撼的角度。
数台海妖无人机围成圆阵,中央那台机体腹部缓缓打开,一道柔和的蓝绿色光柱从内部照射而出,笼罩住下方一片约五平方米的废墟区域。
光柱接触海床的瞬间,没有激起一丝泥沙,仿佛光本身拥有质量和意志。空气中弥漫开一股类似雨后森林和臭氧混合的清新气味。奇迹发生了。
光柱所及之处,那些被台风扯碎、掩埋在淤泥中的珊瑚碎片,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从时间的长河中捞起。它们微微震颤,表面的淤泥和寄生的藻类如尘埃般无声剥落,露出洁白的本质。
随后,这些碎片开始悬浮起来,在蓝绿色的光场中,像亿万个被唤醒的积木,开始自发地聚拢、重组。
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在某种看不见的力量引导下,它们像被按下了快进键的生命倒放,沿着原本的生长轨迹,严丝合缝地重新组合成完整的骨架结构。
紧接着。
周围的海妖无人机开始喷射一种乳白色的生物凝胶,那些凝胶精准地填充进每一处断裂的缝隙,每一个缺损的孔洞。
仅仅一个半小时。
原本的废墟上,一簇崭新的、结构完整的珊瑚骨架,就这样出现在了亿万观众眼前。
更令人震惊的是,随着最后一层凝胶的固化,那些原本灰白死寂的珊瑚骨架表面,竟然开始泛起淡淡的粉色光晕。
通过超高倍率镜头可以看到,那层凝胶正在分化、演变成无数微小的活体单元,并迅速附着在骨架上。
那是活体珊瑚虫被从无到有地打印出来并瞬间激活的标志!
黑宫椭圆形办公室。
败登总统的科学顾问,头发花白的海洋生物学权威罗伯特博士,脸色惨白地摇头,声音因恐惧而颤抖:
“总统先生,这不是我们认知范畴内的技术。技术是我们利用规律制造的工具,而这个……它在创造新的规律!您看到了吗?它们不是在培育生命,它们是在打印生命!这是基于生物电信号引导的超高速物质重组!”
罗伯特博士的话像一记重锤,敲碎了椭圆形办公室里最后的侥幸。他指着屏幕上那片重生的珊瑚,声音愈发尖利:
“他们掌握的,是一套我们连理论模型都无法建立的物质能量转化。这不是创世,这是工程学,只是……是神级别的工程学。”
败登总统这才猛地站起身,双手撑在桌上,指尖因用力过度而泛白:“一个半小时就凭空创造一片生态?!他们是在修复珊瑚,还是在向我们展示他们能用一个半小时重塑一座岛屿?!这究竟是生态修复,还是新时代的武力展示?!”
他的喉结滚动,嘴唇翕动,最终只吐出一个词:“上帝……”
天工一号中央控制室。
秦卫兵面无表情地看着主屏幕上跳动的作业进度条,耳机里传来陈默兴奋到变调的声音:“秦总!海妖的活体打印效率超出预期百分之三十!按这个速度,我们只需要四十八小时就能完成全部修复作业!”
“继续。”秦卫兵只回了两个字,便将注意力转向另一块分屏。
那里显示的是海床深层地质扫描数据,一条条颜色各异的能量分布图正实时刷新。这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