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被禁足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后宫。
听说皇帝震怒之下,摔碎了最爱的青花盖碗,指着三皇子的鼻子骂了半个时辰,最后将他关在景阳宫,没有旨意不得外出。丽贵妃的表兄李大人也被革了职,在家听候发落。
东宫一时间风光无两,往来道贺的官员络绎不绝,连御膳房送来的膳食,都比往日丰盛了三倍。苏璃站在文书房的窗边,看着那些捧着礼盒谄媚的官员,只觉得讽刺。
前几日还对东宫避之不及的人,如今却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至。
“姑娘,这是礼部送来的贺礼清单,说是给您的。”小禄子捧着一本烫金册子进来,脸上带着讨好的笑,“李尚书还说,他家有个小女儿,与姑娘年岁相仿,想请姑娘有空去府里坐坐。”
苏璃瞥了眼那本册子,随手放在桌上:“退回去吧。就说我只是个宫女,受不起这份礼。”
小禄子愣了愣,似乎没想到她会拒绝:“姑娘,这可是礼部尚书的好意……”
“我的话,你听不懂吗?”苏璃的语气冷了下来。她太清楚这些人的心思了,无非是想通过她巴结赵珩。可这深宫最是势利,今日的锦上添花,或许就是明日的落井下石。
小禄子被她的气势吓了一跳,连忙点头:“是,奴婢这就去。”
他走后,周太监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包点心:“这是御膳房新做的芙蓉糕,老奴尝过了,没什么问题。”
苏璃接过点心,捏起一块放在嘴里,甜而不腻,确实是好手艺。“多谢公公。”
“姑娘,”周太监压低声音,“老奴听说,丽贵妃这几日在宫里哭晕了好几次,皇帝去看了两回,都被她堵在门口跪着,说是要为表兄求情。”
苏璃的心沉了沉:“陛下松口了?”
“暂时没有。”周太监摇头,“但老奴总觉得,这事没那么容易了结。丽贵妃的母家在军中还有势力,若是被逼急了……”
“狗急了会跳墙。”苏璃接过话,指尖捏着那块芙蓉糕,渐渐用力,“他们一定会反扑。”
她最担心的,就是丽贵妃狗急跳墙,做出不计后果的事。三皇子被禁足,李大人被革职,她这个“证人”,自然成了他们眼中最大的钉子。
“秦风统领加派了人手,守在文书房周围,姑娘不必太过担心。”周太监安慰道。
苏璃点点头,心里却依旧不安。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这深宫里,最致命的往往不是刀剑,而是那些藏在暗处的算计。
果然,没过两日,宫里就传出了流言。
说东宫有个掌书宫女,原是碎玉轩的扫地婢,靠着狐媚手段爬上高位,还诬陷三皇子与丽贵妃,实则是想借此平步青云,甚至觊觎太子侧妃之位。
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连她在碎玉轩时不小心打碎过一个茶盏,都被添油加醋地说成是“故意冲撞贵妃,心怀不轨”。
“这些人太过分了!”春桃不知何时从碎玉轩来看她,气得脸都红了,“姑娘明明是凭本事做事,他们却……”
“嘴长在别人身上,随他们说去。”苏璃正在整理军报,头也没抬,“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住气。”
她心里清楚,这流言绝不是空穴来风,定是丽贵妃的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目的就是败坏她的名声,让她失去赵珩的信任,甚至让皇帝觉得,当初的证词是她为了攀附东宫编造的。
“可殿下那边……”春桃担忧道。
“殿下心里有数。”苏璃的语气笃定。赵珩不是耳根子软的人,这些流言对他来说,不过是跳梁小丑的把戏。
但她没想到,这流言竟真的传到了皇帝耳朵里。
这日午后,苏璃正准备去给赵珩送整理好的军报,却被养心殿的太监拦住了。
“苏姑娘,陛下有请。”那太监面无表情,语气里带着几分疏离。
苏璃的心咯噔一下。这个时候召见她,绝非好事。
“公公可知,陛下找我何事?”
“老奴不知。”太监淡淡道,“姑娘随老奴走便是。”
苏璃跟着他穿过回廊,一路上遇到的宫女内侍,看她的眼神都带着异样,有好奇,有鄙夷,还有幸灾乐祸。那些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她身上,让她很不舒服。
走到养心殿门口,她忽然看到丽贵妃站在殿外,穿着一身素色宫装,脸上带着泪痕,见了她,眼神里闪过一丝得意,随即又换上悲戚的表情。
“苏姑娘,你可来了。”丽贵妃走上前,声音哽咽,“陛下正因那些流言生气,你可要好好解释,别让陛下误会了殿下。”
这话看似维护,实则是在提醒皇帝,流言与东宫有关,与赵珩有关。
苏璃看着她虚伪的嘴脸,心里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多谢贵妃娘娘提醒。”
走进殿内,皇帝正坐在榻上,脸色阴沉得可怕。赵珩站在一旁,神色平静,看不出情绪。
“奴婢苏璃,参见陛下。”苏璃跪下,头埋得极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