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举缴纳了三日的房资,那居士递给他一枚温润的木牌钥匙,上刻房号与简单的静心梵文。
客房陈设简单,一床一桌一椅,一个打坐的蒲团,墙上悬挂着一幅静心的佛字,再无他物。
但胜在窗明几净,隔绝外界喧嚣的阵法也运转良好,气息祥和,正合王举心意。
他于蒲团上盘膝坐下,并未立刻入定,而是将今日遭遇细细思量了一番。
“三日……也好。”
正好借此机会,好好感受一下这佛土风韵,或许能对那菩提幼苗的成长及我自身修行有所裨益。”
王举心中定计,心神渐渐沉静下来,开始感受这弥漫于客房之中独特的佛门道韵。
忽的,他站立起来。
金刚无相功!
这是他以前在武院无相塔内得到的一门佛门宝功,修行了一段时间后,就搁置了下来,如今来到佛土,心有所悟,想要演练一番。
第一式:
“金刚立地!”
王举双足微分,沉稳站立,如巨树盘根。
观想自身化为须弥山,任外界风浪滔天、红尘纷扰,我自岿然不动。
一股沉浑厚重、不可撼动的意境自他身上弥漫开来,客房内流动的祥和佛韵似乎都为之一定。
“立地无移转,山河共一沉。若问安身处,脚下是金刚。”
心诀流转间,连日奔波、以及与妙言僧人机锋相对的些微心潮起伏,瞬间平复,心神归于极致之定。
第二式:“劈空斩影、破相离执!”
蓦地,他右臂如电抬起,并指如刀,凌空一劈!
这一劈,无声无息,却仿佛蕴含着斩断一切虚妄的决绝。左手同时上托,如擎苍穹。
刹那间,心中残留的诸般杂念、对前路的些许揣测、乃至对自身功法的执着,仿佛都被这一记手刀斩断、劈空!
“劈空非为斩风云,只断心头乱丝痕。若道这一刀落处,虚空粉碎未留尘。”
招式落处,心镜莹澈,不染一尘。
第三式:“转身托钵、摄化慈悲!”
王举身形流畅地半旋,双手虚拢,如托一无形宝钵。
目光垂落掌心,观想掌中非空非有,却纳十方世界众生悲欢离合、苦难喜乐。
先前金刚般的刚猛气息悄然转化,融入一丝深沉悲悯之意。
“转身托起山河重,钵里盛来日月轻。莫道慈悲无力量,金刚原是菩萨心。”
刚柔并济,禅心悲愿,在此刻圆融一体。
第四式:“合掌归寂!”
最终,他缓缓收势,双手合十,指尖轻触眉心,眼帘垂下。
能练功的我,我所练的功,功法的刚柔变化,心中的慈悲定境……
一切对立、一切概念,在此刻俱寂,回归于无可言说、朗照一切的本来清净。
“合掌非关拜佛尊,只缘无处着功勋。金刚禅法今何在?一笑原来本无痕。”
四式打完,收功而立。
霎时间,异象显现!
王举周身竟隐隐散发出一层温润而明亮的慧光,并非刺目,却将他映照得宝相庄严。
他眉宇间原本的锐利与风尘之色尽数褪去,化为一种深沉的慈和与宁静,仿佛悲悯众生的菩萨低眉。
心灵更是前所未有的澄净通透,映照周身细微,与这伽蓝佛城的宏大佛韵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共鸣。
“嗡嗡……”
他体内气血奔流如汞,骨骼筋膜发出细微却坚韧的嗡鸣,肌肤之下,隐隐透出一种沉稳厚重的古铜色泽。
先前他虽沉稳,却仍带着几分风尘仆仆的锐利与修行者的锋芒。
而此刻,那一切外放的棱角仿佛尽数内敛、融化,一种深沉的、内蕴的佛门道韵自然流露而出。
其肌肤之下,隐隐有温润宝光流转,并非刺目金芒,而是更近似于历经香火熏陶、岁月沉淀的古铜佛像那般厚重祥和的光泽。
此光正是铜身初成的外显异象。
这光泽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宝相庄严,却又不是高高在上的疏离,反而带着一种能够承载苦难、撼动邪魔的坚实力量感。
他眉宇间原本的锐气尽数化为一种悲悯般的宁静,如同静观世间悲欢的菩萨低眉。
眼神清澈而深邃,目光所及,仿佛能照见细微尘埃,映透人心浅层烦恼。
周身三尺之内,空气更加澄澈安定,客房中弥漫之佛门祥和道韵,不复仅绕其身,竟如百川归海,与他周身自然散发之铜身宝光、慈悲意境水乳交融、和谐共鸣。
仿佛其非外来之客,本为这片佛国净土之一分子。
连其呼吸吐纳之节,亦似暗合远方梵唱之律,一呼一吸间,自有无尽禅意流淌。
此时之王举,虽未剃度受戒,然已由内而外,散发出精纯佛修特有之气韵。
刚猛内蕴为金刚根骨,慈悲外显为菩萨低眉,定慧双运,沉静如山。
此为佛道金刚伏魔法脉第一境。
铜身境!
此境并非单纯将皮肉练得坚硬如铜,而是以无相禅意淬炼气血精神,使得精气神初步凝聚,外显于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