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域西部黄沙星域的 “沙漠绿洲农业示范基地” 里,绿油油的晨雾稻在沙地上茁壮成长 —— 这是新星域产业辐射的首个落地成果。基地引入的 “星核能量驱动智能灌溉系统”,通过精准感知土壤湿度与作物需水量,自动调节能量输出与灌溉频率,使沙漠稻田的水资源利用率从 40% 提升至 90%,种植面积从最初的 1000 亩扩大至 4000 亩,预计首次收获亩产可达 750 千克,远超当地传统作物的产量。
“以前沙漠种庄稼就是‘靠天吃饭’,现在有了智能灌溉系统和星核能量支持,我们不仅能种晨雾稻,还能保证高产。” 黄沙星域基地负责人拿着刚采集的稻穗,兴奋地向楚然汇报,“基地还配套建设了小型晨雾稻精米加工厂,引入新星域的加工技术,精米出品率达 82%,加工后的精米通过电商平台销往东部星域,首月订单量就突破 50 吨,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南部蓝海星域的 “星际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 也传来好消息。基地引入的 “灵韵草萃取液水质净化技术”,将养殖水体的净化效率提升 60%,有害物质含量降低至 “零检出”,养殖的 “星际鲈鱼” 肉质鲜嫩、能量含量高,通过星际生态认证后,迅速成为电商平台 “绿色水产品” 的热门商品,月销量突破 30 吨。“净化技术不仅改善了水质,还减少了鱼类病害,养殖成活率从 70% 提升至 95%,养殖成本下降 20%。” 基地技术负责人说,目前蓝海星域已计划在周边建设 5 个同类养殖基地,形成 “星际水产品产业带”。
随着首批示范基地成果落地,新星域产业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北部寒星域的 “低温灵韵草培育项目” 在凡界帮扶下,建成 1000 亩培育基地,引入 “星核能量恒温系统”,解决了寒星域冬季低温不利于灵韵草生长的难题,灵韵草亩产量达 200 千克,活性成分含量达 26%,明年将实现规模化种植并供应医疗星域;东部赤炎星域的 “高温耐旱晨雾稻品种改良项目”,在科技星域技术支持下,成功培育出能耐受 60℃高温的晨雾稻新品种,预计下月可在赤炎星域推广种植,填补当地高温地区无法种植晨雾稻的空白。
为更好地统筹产业辐射资源,跨星域产业协作联盟成立 “产业辐射协调中心”,负责对接各星域的产业需求、调配技术团队、跟踪项目进度,确保产业辐射项目 “落地一个、成功一个”。“中心成立后,我们建立了‘项目数据库’,实时更新各项目的进展情况,同时开通‘需求反馈通道’,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 协调中心主任说,目前数据库已收录 30 个产业辐射项目,其中 15 个项目已实现投产,带动各星域新增就业岗位 1 万个。
就在新星域产业辐射成果遍地开花时,“星际能量产品电商平台” 的 “绿色贸易星际互通” 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平台与 “银河星系贸易联盟” 签署《绿色贸易互通合作协议》,双方互认绿色认证标准 —— 共同体的 “星际生态认证”“低碳认证” 将在银河星系贸易联盟内获得认可,联盟内的 “银河绿色认证” 产品也可进入共同体电商平台销售,同时双方共享低碳技术资源、互推绿色贸易企业,推动绿色贸易跨星系流通。
协议签署后,首批 5 家银河星系的绿色企业入驻共同体电商平台,其中 “银河生态农业公司” 的 “有机星际果蔬” 上线首周销量突破 10 吨,因其生态属性突出、口感优良,获得用户广泛好评;共同体方面,凡界的 “低碳晨雾稻”、绿森星域的 “有机灵韵草” 也成功进入银河星系贸易联盟的销售渠道,首月销售额达 30 万单位能量。“互通机制打破了星系间的贸易壁垒,让我们的绿色产品有了更广阔的市场。” 凡界农产品经销商说,目前已与银河星系的 3 家企业达成长期合作意向,计划扩大出口规模。
为保障星际互通的顺利推进,平台还建立 “星际绿色贸易纠纷调解机制”,组建由双方贸易专家、技术专家组成的调解委员会,负责处理贸易过程中出现的认证争议、质量纠纷等问题。“机制建立以来,已成功调解 2 起贸易纠纷,确保了星际绿色贸易的有序开展。” 调解委员会主任说,同时平台还开发了 “星际绿色贸易翻译系统”,支持 10 种星际通用语言的实时翻译,解决了语言沟通障碍。
平台还计划明年在银河星系设立 “绿色贸易办事处”,负责对接当地企业、推广共同体绿色标准、收集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化星际绿色贸易合作。“办事处的设立将让我们更贴近银河星系的市场,更好地服务两地企业,推动绿色贸易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发展。” 平台国际业务负责人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