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虚空乱流后,星槎在相对平静的暗紫色天幕下又航行了数日。期间,严正长老与秦锋长老根据宗门提供的情报以及星槎探测阵法的反馈,大致划定了几个可能存在上古星府线索或值得探查的区域。
为了更好地应对陨星海复杂多变的环境,提高探查效率,两位长老决定将二十名弟子分为五组,每组四人,分区域行动。分组名单由两位长老根据弟子修为、特长以及过往配合默契度直接指定。
当严正长老念出第四组成员名单时,甲板上出现了一阵极其短暂的、落针可闻的寂静。
“第四组,领队:玉衡峰沈清辞。组员:万宝峰白茯苓,青露峰苏见夏,凌霄峰陆时衍。”
这名单……堪称诡异!
领队是刚刚在决赛中击败白茯苓、庆功宴上被白茯苓“当众指认”、素有冰山之称的沈清辞。组员则是与他关系微妙的白茯苓,以及明显对白茯苓抱有特殊感情的陆时衍,再加上一个夹在中间、性格跳脱的苏见夏。
这组合,光是想想那气氛,就足以让其他弟子头皮发麻。就连苏见夏,在听到名单后,那张总是带笑的脸上也瞬间僵住,偷偷瞄了一眼面无表情的白茯苓和神色复杂的陆时衍,最后将同情的目光投向了……呃,好像谁都需要同情?
沈清辞在听到名单后,冰山脸上没有任何波动,只是走到被划分的第四组区域,目光平静(或者说冰冷)地扫过他的三名队员,言简意赅:“跟上。”
白茯苓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那点莫名的不自在,默然走到他身后。苏见夏和陆时衍对视一眼,也只好跟了上去。
四人小组,以一种极其古怪的氛围,离开了主星槎,乘坐上一艘小型的、只能容纳五六人的探查用“子星舟”,向着分配给他们的那片名为“碎星礁”的区域驶去。
子星舟内空间狭小,气氛更是压抑得能结冰。
沈清辞坐在舟首操控方向,背脊挺直,如同冰雕,周身散发的寒气让舟内温度都低了几度。他专注于前方布满破碎星辰碎片和扭曲光影的航路,仿佛身后三人不存在。
白茯苓坐在左侧,闭目养神,实则神识外放,警惕着周围环境,同时感应着星图玉佩的指引。她能感觉到,碎星礁区域,似乎有某种东西在隐隐呼唤。
苏见夏坐在右侧,浑身不自在,一会儿看看沈清辞的后脑勺,一会儿看看闭目的白茯苓,最后对坐在她旁边的陆时衍挤眉弄眼,用口型无声地说:“好、尴、尬、啊!”
陆时衍无奈地对她摇了摇头,示意她安静。他的目光大多落在白茯苓身上,带着担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黯然,偶尔也会看向沈清辞的背影,眼神复杂。
子星舟在一片巨大的、如同山峦般的星辰碎片间小心穿行。这些碎片形状各异,有的棱角锋利,有的表面布满孔洞,散发着残留的星辰辐射和各种混乱的能量波动。不时有细小的空间裂缝如同黑色的闪电般一闪而逝,需要极度小心地规避。
“左前方三十二丈,有空间涟漪,绕行。”沈清辞清冷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死寂。他操控子星舟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精准地避开了一片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的区域。
白茯苓睁开眼,混沌之眸扫过那片区域,微微颔首。沈清辞对危险的感知和空间的洞察力,确实惊人。
苏见夏拍了拍胸口,小声道:“吓死我了,还以为要撞上了。”
又前行了一段,前方出现了一片由无数细小星辰尘埃和冰晶凝聚而成的、缓缓旋转的“星云带”。星云带色彩迷离,却散发着干扰神识和灵力的诡异力场。
“星云带干扰强烈,子星舟阵法可能失灵,需步行穿越。”沈清辞停下子星舟,站起身,言简意赅地分配任务,“我开路,白茯苓断后,苏见夏、陆时衍居中策应。保持警惕,间距不得超过五丈。”
他的安排无可挑剔,充分考虑了每个人的特点。白茯苓实力最强,断后可应对后方突发危险;苏见夏和陆时衍修为稍逊,居中相对安全;他自己则承担最危险的开路职责。
四人依次离开子星舟,悬浮于虚空之中。陨星海内部重力紊乱,需以灵力维持身形。
沈清辞当先踏入星云带,寒川剑并未出鞘,但凛冽的剑意已自然散发开来,将靠近的混乱能量排开少许。他步伐稳定,每一步都踩在能量相对稳定的节点上。
苏见夏和陆时衍紧随其后,两人灵力联结,形成一个简单的防御光罩,小心抵御着星云力的侵蚀。
白茯苓走在最后,归墟剑虽在鞘中,但混沌力场已悄然展开,将四人小队隐隐笼罩其中,进一步削弱了星云带的干扰。她看着前方沈清辞那挺拔而孤绝的背影,心中微动。这人虽然冷得像块冰,但作为领队,确实可靠。
星云带中视线受阻,神识也只能探查周围十余丈。四周是迷离的色彩和嗡嗡作响的能量噪音,让人心神不宁。
突然,走在中间的苏见夏发出一声低呼:“小心脚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