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午时。
流风城西,听风小筑。
此处并非位于喧嚣的城内,而是坐落在城西外一片清幽的竹海之中。一条蜿蜒的石板小径通向深处,溪流潺潺,竹叶沙沙,环境雅致而宁静,与流风城的嘈杂恍若两个世界。
白茯苓如期而至。她依旧戴着面纱,气息内敛,但周身那股历经杀伐后的沉静与隐隐透出的锐意,却比三日前更为明显。那夜斩杀四名尸阴宗筑基杀手,虽消耗巨大,但也让她对归墟剑域的运用和混沌之力的掌控,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小筑临溪而建,以竹木为主,古朴自然。门口并无守卫,只有一名青衣小道童静立等候,见到白茯苓,似是早已得到吩咐,恭敬地躬身一礼,并未多言,便引着她向内走去。
穿过一片摇曳的竹影,来到一间敞亮的静室。室内陈设简单,一几,数蒲团,燃着淡淡的静心檀香。几前,一位身着青色云纹道袍的老者正盘膝而坐,手持一卷玉简,似乎在阅读。
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眼神温润平和,仿佛蕴藏着无尽智慧。他周身气息浑然一体,与周围的环境完美交融,若非肉眼看见,几乎感知不到他的存在。这并非刻意收敛,而是修为达到极高深境界后的自然状态。
金丹后期?甚至……元婴?
白茯苓心中微凛,这位青岚宗长老的修为,远在她预估之上。
引路道童悄然退下。那老者放下玉简,抬眼看向白茯苓,目光平和,却仿佛能穿透面纱,直视她混沌道基的核心。
“小友来了,请坐。”老者声音温和,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韵律,“老道玄诚,忝为青岚宗内门长老。”
“晚辈白茯苓,见过玄诚长老。”白茯苓依言在对面蒲团坐下,不卑不亢。
玄诚真人微微颔首,并未绕弯子,直言道:“小友不必紧张。清河那孩子回禀,言及小友身怀异气,非比寻常。老道观之,此气混蒙初开,包罗万有,却又非世间已知任何属性灵力……若老道所料不差,可是那传说中的‘混沌’?”
白茯苓心中一震,对方果然一眼便看穿了根源。在这等人物面前,刻意隐瞒已无意义,反而显得小家子气。她坦然承认:“长老法眼如炬,晚辈所修,确与混沌之道有关。”
“果然如此。”玄诚真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惊叹,“混沌之道,乃天地本源大道之一,玄奥无穷,却也凶险异常,非大机缘、大毅力者不可触及。上古之后,传承几近断绝,小友能得此道,福缘深厚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白茯苓背后以布囊包裹的归墟剑,虽未亲眼所见,但似乎已感应到其不凡:“前几日黑风峡之事,以及流风城内那场无声的杀戮……皆是小友手笔吧?”
白茯苓沉默,算是默认。
玄诚真人并未追问细节,也无问责之意,只是轻叹一声:“尸阴宗近年来活动日益频繁,其爪牙已深入各方势力。他们觊觎风眼石,必有所图。小友破坏了他们的计划,又展现了混沌之力与神兵之威,此刻,你已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晚辈明白。”
“仅凭你一人,纵有通天之资,面对尸阴宗这等庞然大物无休止的暗杀与算计,终究是独木难支。”玄诚真人语气变得郑重,“老道今日邀小友前来,一是好奇这混沌传承,二则,是代表青岚宗,向小友发出邀请。”
“邀请?”
“不错。”玄诚真人正色道,“我青岚宗立派万年,以‘守正辟邪,护佑苍生’为念。小友身怀正道之力,又与尸阴宗势同水火,正与我宗理念相合。老道愿做引荐人,邀小友入我青岚宗,可为内门真传弟子。届时,宗门资源可供你修行,宗门法规可护你周全,更有宗门长辈,或可指点你混沌之道的后续修行,避免误入歧途。同时,对抗尸阴宗,亦非你一人之事。”
这是一个极具分量的邀请。青岚宗是方圆万里内首屈一指的正道魁首,内门真传弟子的地位极高,意味着海量的修炼资源、强大的靠山以及系统的传承指导。对于目前孤身一人、强敌环伺的白茯苓而言,这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选择。
然而,白茯苓并未立刻答应。她深知宗门虽好,却也意味着束缚。她身上的秘密太多,混沌道基、归墟剑、星图玉佩,无一不是足以引起滔天巨祸的至宝。一旦进入宗门,难免会被深入探查,届时是福是祸,犹未可知。而且,宗门的规矩、派系的倾轧,都可能成为她修行路上的阻碍。
她更习惯于独自探索,遵循自己的道。
“多谢长老厚爱。”白茯苓沉吟片刻,抬起头,混沌之眸中带着坚定,“宗门好意,晚辈心领。然晚辈散漫惯了,恐难适应宗门规章。且混沌之道,在于自悟,晚辈想独自探索前行之路。”
玄诚真人对于她的拒绝似乎并不意外,眼中反而闪过一丝赞赏。不慕虚名,不倚外力,坚守己道,这正是强者之心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