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深秋的决策
窗外,银杏叶金黄,铺满了古老都城的人行道。但在那间可俯瞰整个城市脉络的静谧会议室里,季节的更替仿佛被隔绝在外。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捏出水来,几位决定着国家方向的高层领袖,目光尽数聚焦在会议桌另一端那个过于年轻的男子身上——陶杨。
他的坐姿并不拘谨,甚至有些随意,但无人会觉得他失礼。一种无形的、渊渟岳峙的气场自然弥漫,让他与这间充满权力重压的房间奇异地达成了平衡。
那位被称为“周老”的长者,指尖轻轻点着桌上厚厚的报告册,那里面是智库对全球局势、社会心态、以及“超凡力量”公开后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的无数推演。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岁月沉淀下的睿智与此刻无比的郑重:
“陶杨同志,你带回来的,不仅仅是一座学院的基础,更是一个时代的钥匙,是照亮长夜的初火。”周老的目光扫过桌上另一份紧急简报——上面记录着东南亚某个岛国一夜之间被恐怖海兽撕裂吞噬的卫星影像,以及东欧山脉中若隐若现的庞大黑影。“学院硬件建设,举全国之力,进度超乎预期。但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开始。如何让惶惶不安的世界接受、并有序地融入这个正在苏醒的……危险而瑰丽的新时代,才是关键。”
身着戎装、肩扛将星的李部长接过话,他的声音如同磐石般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我们反复评估过。三个月前向全球发布《基础引气法诀》三篇和学校招生意向,是一次试探,也是一次预热。效果显着,全球范围内已有数十万人产生气感,少数天才甚至已达感应境,肉身力量、反应速度远超常人,这确实缓解了部分地区的危机,但也引发了更大的混乱和力量渴求。”
他调出全球地图,上面标记着数十个闪烁的红点:“小国频遭灭顶之灾,大国依靠底蕴艰难支撑。古老山脉复苏,异兽袭扰日甚一日。除了我国因蓬莱众位与你的坐镇,尚未出现重要威胁,整个世界都已站在悬崖边缘。我们需要一剂最强的强心针,一次无可辩驳的宣告,告诉所有人,希望和道路,确实存在!”
他的目光锐利地看向陶杨,那目光里有询问,有期待,更有一种对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极度负责:“我们请你同意,使用你在昆仑山脉的部分战斗影像资料。我们需要让这颗星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幻想,不是骗局,而是人族能否延续的现实!我们需要以此确立华夏修道学院的绝对权威与引领地位,凝聚全球信念!”
所有目光都集中在陶杨身上。他沉默着,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划过,脑海中浮现的却是昆仑秘境中的生死搏杀、冰璃奋不顾身的守护、那些上古先辈残念中对于人族未来的沉重嘱托,以及……脚下这片星球大地深处,那正在逐渐苏醒的、浩瀚如星海的古老脉络。
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仿佛已洞见万古:“可以。力量需要被见证,才能凝聚信念,驱散迷雾与恐惧。但我有两个条件。”
“请讲。”周老立刻道。
“第一,视频需经我审核处理。有些存在的形态和力量层级,涉及上古秘辛与宇宙法则,过早接触对普通人心智是灾难,亦可能引来不可测的注视。”
“完全同意!”周老毫不犹豫,“谨慎与敬畏,正是我们想要传达的精神内核。”
“第二,”陶杨继续道,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宣传中,我个人不必过度突出。学院是一个整体,是国家意志和无数人努力的结晶,是华夏文明沉淀数千载后,顺应天命、重开仙路的必然成果。未来浩劫,非一人之力可挽,需要依靠整个文明集体的力量。我,只是一个先行归来的引路者。”
几位高层相互对视,眼中流露出无比的赞赏与欣慰。在这种足以让任何人迷失的力量和名望面前,能保持如此清醒的认知和格局,让他们对这条道路的未来,彻底安心。
“好!就按你说的办!”周老一锤定音,声如洪钟,“宣传基调,就定为‘启程,重燃星火,守护人族未来’!”
风暴前的宁静与暗流
接下来的几天,华夏的宣传机器开始精密预热。官方并未立刻抛出重磅炸弹,而是持续释放关于学院建设进度、部分已确认教习(如清虚道人的介绍、冰璃的冰山一角)的信息,以及更多关于修炼基础的科普,同时隐晦地提及全球异动,将焦虑与期待都吊到了顶点。
网络上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怀疑与相信的争论愈演愈烈。那些已经感应到气感,甚至初步踏入感应境的人,成为了最积极的“证明者”,他们发布着徒手裂石、身轻如燕的视频,在局部冲突中甚至能力压小型异兽,这引来了羡慕、嫉妒乃至更深的恐惧。
“看到了吗?隔壁市的特警队就是靠几个练出气感的小伙子,才挡住了那头从山里冲出来的疯牛!那牛角比合金还硬!” “上帝,我们这里需要这个!我们镇子已经被警告随时可能撤离,海里的东西越来越近了!” “报名!我一定要报名!这是活下去唯一的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