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那位神秘的白发钓叟,蒙毅心中豁然开朗。他不再执着于寻找落魂谷阵法的表面破绽,也放弃了强行破阵的念头,而是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会稽山脉地脉的探查之中。
地脉,乃是山川灵气运行流转的脉络,如同人体的经脉,是天地灵气的源泉。虽然末法时代,大部分地脉已经枯竭或沉寂,但它们的“形”与“势”依然存在,如同沉睡的巨龙,潜伏在大地之下。
高明的阵法师,往往能借助地脉之势,布下威力无穷的阵法;而想要破解这样的阵法,最根本的方法,便是从地脉入手,斩断阵法的能量根源。
黑煞教的“锁魂寒水阵”能有如此威力,必然是借助了落魂谷下方,那条阴寒地脉的力量。那位白发钓叟的话,让蒙毅明白了破阵的关键——想要破阵,必先扰脉。
蒙毅取出从藏经阁中记下的《山川地脉考》残卷,结合《九天混元道典》中关于风水阵势、能量流动的记载,开始在落魂谷周边区域仔细勘察。
他的方法很简单:一是登高望远,观察山峦走势、水流方向,判断地脉的大致走向;二是亲身探查,用手掌贴地,感受地下能量的细微波动,确认地脉的具体位置和属性。
会稽山的主体龙脉,由西南向东北延伸,气势雄浑,如同一条蛰伏的巨龙。但这条主脉的灵气早已消散,只剩下空空的“骨架”。
而落魂谷所在的位置,恰好位于一条从主脉分支出来的支脉节点上。这条支脉与主脉的雄浑不同,属性偏向阴寒,地下水流充沛,与落魂谷的上古水府遗迹属性相合,正是“锁魂寒水阵”的能量核心。
“就是这条阴寒支脉。”蒙毅站在一座小山丘上,望着落魂谷的方向,心中了然。这条支脉,如同一条输送能量的管道,源源不断地将地下的阴寒之气和水脉之力,输送到“锁魂寒水阵”中,维持着阵法的运转。
想要破解阵法,就必须干扰这条支脉的能量流动。
但仅仅干扰这一条支脉,或许还不够。蒙毅知道,地脉如同人体的经脉网络,彼此相连,相互影响。他继续扩大探查范围,寻找与这条阴寒支脉相连的其他地脉。
数日下来,他的足迹遍布落魂谷周边百里区域,终于摸清了附近的地脉网络。这条阴寒支脉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另外三条更细微的地脉相连——一条是偏向燥热的阳刚地脉,一条是蕴含庚金之气的锐利地脉,还有一条是带着生机的乙木地脉。
这三条地脉如同大树的根系,与阴寒支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地脉网络。
“阳刚克阴寒,庚金破凝滞,乙木化浊秽……”蒙毅心中思索着。这三条地脉的属性,恰好都能对阴寒支脉产生克制或干扰作用。那位白发钓叟说的没错,破阵的关键,就在地脉本身。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条偏向燥热的阳刚地脉上。这条地脉位于落魂谷西北方向,约二十里外的一处向阳山坡,虽然极其细微,几乎已经到了湮灭的边缘,但属性与阴寒支脉截然相反,是克制阴寒之力的最佳选择。
蒙毅立刻动身,前往那处向阳山坡。山坡上的岩石,呈现出罕见的赤红色,土壤干燥,生长的植物也多是耐旱的酸枣、沙棘等灌木,与周围湿润的环境格格不入。
他俯下身,将手掌贴在赤红色的岩石上,闭上眼睛,仔细感受着地下的能量波动。
果然,一股极其微弱但精纯的阳刚之气,从地下缓缓传来。这股气息,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干燥,与落魂谷方向传来的阴寒之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是这里了!”蒙毅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虽然这条阳刚地脉非常弱小,不足以直接摧毁阴寒支脉,但如果能借助阵法,将这股阳刚之气引导、放大,然后持续不断地注入阴寒支脉中,就如同在一杯冰水中,持续滴入沸水,虽然不能立刻将冰水烧开,却能逐渐改变水的温度,最终破坏阴寒支脉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锁魂寒水阵”的运转。
他需要布置一个精妙的引导阵法。这个阵法不能过于复杂,也不能产生太强的能量波动,否则会被落魂谷内的黑煞教徒察觉。
它的核心功能,是“共振”与“放大”——通过阵法与阳刚地脉产生共振,将微弱的阳刚之气放大,再通过地脉网络,如同涓涓细流般,持续不断地输送到阴寒支脉中。
蒙毅从储物戒中,取出几块蕴含微弱火属性灵气的“赤阳石”,这是他之前在云梦泽边缘偶然得到的矿石,虽然品质不高,但恰好能用来引导阳刚之气。他又取出一些导灵性良好的“星辰砂”,这是青冥剑宗藏经阁兑换的基础材料,能增强阵法的能量传导性。
他在向阳山坡上,以阳刚地脉的节点为中心,用真元在地面刻画起符文。每一道符文都刻画得极其精准,角度、深度都恰到好处。他将赤阳石按照五行方位摆放,形成一个小型的聚灵阵,又将星辰砂均匀地撒在符文之上,作为能量传导的媒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