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脉深处,云雾如浓稠的牛乳,将整个落魂谷包裹得严严实实。蒙毅藏身于谷外西侧的隐蔽山洞中,洞口被茂密的藤蔓与苔藓遮掩,从外向内望去,与普通山壁别无二致。
这三日里,他如同一块融入山石的雕塑,盘膝而坐,双目微闭,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对谷口那层无形阵法的感知与分析之中。
这阵法远比他预想的更为精妙。它并非依靠狂暴的能量强行隔绝内外,而是巧妙地借用了落魂谷三面环山的地势,以及谷内终年不散的水汽,构建出一种类似“海市蜃楼”的扭曲力场。
寻常修士路过,神识会被自然引导向错误的方向,视觉也会产生错觉——明明是山谷入口,却会看成陡峭的悬崖或弥漫着剧毒瘴气的深渊,即便有人侥幸靠近,也会在阵法的引导下,不自觉地绕路而行。
“借天地之势藏形匿迹,布阵之人对阵道的理解,已臻化境。”蒙毅心中凛然。这绝非普通黑煞教筑基修士能完成的手笔,必然出自那位金丹中期的玄冥圣使之手。能将自然之力与邪阵完美融合,这位圣使的实力,恐怕比他最初预估的还要难缠。
他曾三次尝试用神识,触碰阵法的边缘节点,每次反馈回来的信息,都如同泥牛入海,只感受到一片深沉而危险的阴寒之力。
阵法的能量流转,如同呼吸般自然,没有丝毫滞涩,显然处于完美的运转状态。他毫不怀疑,只要自己稍微动用真元攻击阵法,立刻就会引发雷霆反击,不仅无法破阵,还会瞬间暴露自己的行踪,引来谷内所有黑煞教徒的围攻。
硬闯不行,潜伏等待又不知要耗到何时。蒙毅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心中升起一丝焦躁。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谷内的阴寒之力正在缓慢增强,水脉的波动也越来越频繁,这意味着玄冥圣使的仪式,极有可能已进入尾声。
每多耽搁一刻,就可能有更多无辜凡人的生魂被掠夺,一旦玄冥真水凝聚成功,江东的水脉将彻底被污染,他修复道基的最后希望也会化为泡影。
他闭上眼,回想自己两千年的生命历程。从秦末的朝堂到青冥剑宗的山门,从昆仑墟的生死搏杀到江南的红尘游历,他曾无数次面临绝境,却总能凭借耐心与智慧化险为夷。
“耐心是猎手最好的武器。”师尊青玄真人的教诲在耳边响起,让他躁动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不能干等,也不能蛮干。”蒙毅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清明。他需要更精准地找到阵法的破绽,而不是盲目试探。他决定改变策略,不再试图触碰阵法节点,而是将神识凝聚成一缕比发丝还要纤细的气流,如同最轻柔的羽毛,缓缓贴近那层无形的阵法壁垒。
他要做的,不是穿透,而是“聆听”——聆听阵法运转时,能量流动产生的极其细微的“呼吸”。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蒙毅必须将神识控制到极致,既要保证感知的敏锐,又不能让自身气息暴露。时间在寂静中缓缓流逝,山洞外的云雾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他的脸色也渐渐变得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是对神念的极致锤炼,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神识受损。
终于,在第五日黄昏,当夕阳的余晖穿透云层,在山谷间投下斑驳光影时,蒙毅捕捉到了一丝异样!在阵法平稳的能量流动中,出现了一个极其短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顿挫”——就像是精密的钟表齿轮,在转动时突然卡顿了一瞬,随即又恢复正常。
这个“顿挫”太过隐蔽,持续时间不足一息,若非他将全部心神都投入其中,根本不可能察觉。
但蒙毅知道,这绝非偶然!阵法的能量流转如同天道运行,本应圆融无碍,出现这样的卡顿,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阵法存在极小的、天然的破绽;要么是内部人员进出时,为了不引发警报,刻意暂时中断了部分能量流转,从而留下了这细微的痕迹。
“找到了!”蒙毅心中一震,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微光。虽然他还不确定这“顿挫”的具体原因,但至少证明,这看似无懈可击的阵法,并非铁板一块。
他没有贸然行动,而是继续保持着神识的“聆听”,仔细记录着这“顿挫”出现的时间和规律。一次、两次、三次……
经过反复确认,他发现这“顿挫”每隔三个时辰就会出现一次,每次持续的时间都极其短暂,显然是人为控制的结果。
“是换岗?还是有人外出执行任务?”蒙毅心中猜测。无论原因是什么,这都是他潜入谷内的最佳时机。
但他依旧没有放松警惕——即便找到了这个间隙,他也需要确认,这间隙是否存在陷阱,或者进入后是否会触发其他警戒。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思考备用方案。如果这个间隙确实是陷阱,或者潜入后被发现,他该如何应对?是强行突围,还是寻找其他路径?他想起会稽山绵延数百里,落魂谷的阵法覆盖范围必然有限,或许在山谷的其他方向,存在未被阵法覆盖的盲区?
一个个念头在他脑中闪过,又被他一一推敲、否决。面对金丹中期的强敌和十余名筑基教徒,他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他深吸一口气,再次闭上眼,将所有杂念摒弃,只留下对那“顿挫”的感知——他要等待下一个间隙的到来,同时做好万全的准备。
喜欢天道好长生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天道好长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