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去真传弟子与执律堂副长老之位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再次在青冥剑宗内,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
消息传开后,宗门内的弟子们议论纷纷。有人对此十分不解,认为蒙毅是不识抬举,放着好好的真传弟子和长老之位不做,偏偏要去外面吃苦受累,简直是自寻烦恼。
也有人觉得蒙毅太过固执,道基受损本就难以修复,外出游历更是九死一生,不如留在宗门内安稳度日。
还有些心思不正的弟子,甚至在暗中嘲讽蒙毅,认为他是知道自己前途无望,故意装出一副清高的样子,以此来博取同情与敬佩。
不过,也有一部分弟子在惊愕过后,对蒙毅生出了更深的敬佩。他们知道,蒙毅并非是故作清高,而是真正有着自己的追求与道心。
在道基受损,前路渺茫的情况下,他没有选择沉沦,也没有接受宗门安排的安逸生活,反而勇敢地踏上未知的旅程,这份勇气与决心,足以让许多人自愧不如。其中,反应最为强烈的便是林风。
林风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便冲到了蒙毅的洞府,脸上满是焦急与不解:“蒙师兄,你怎么能拒绝真传弟子和副长老之位呢?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啊!留在宗门内,有那么多资源可以用,还能安心养伤,多好啊!你出去游历,外面那么危险,万一遇到什么意外怎么办?”
看着林风焦急的样子,蒙毅心中十分感动。他拍了拍林风的肩膀,笑着说道:“我知道你是为我担心,但我已经做出了决定。留在宗门内,虽然安稳,但对我而言,却是在蹉跎岁月。我道基受损,若只是一味地温养,恐怕此生都难以再有进步。外出游历,或许能寻得一线生机,即便不能,在红尘中砥砺心境,对我的道心修行,也有好处。”
林风还想再劝,却被蒙毅打断了:“好了,我的心意已决,你就不必再劝了。我此去,或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来,你在宗门内要好好修行,不要懈怠,将来若是有机会,咱们或许还能在外面相遇,一起闯荡一番。”
看着蒙毅坚定的眼神,林风知道,自己再劝也无用,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好吧,蒙师兄,我不劝你了。但你在外一定要多加小心,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一定要记得回宗门求助。还有,这是我攒下来的一些灵石,你拿着,或许能派上用场。”说着,林风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个布袋,递给蒙毅。
蒙毅看着布袋,心中一暖,没有推辞,接过布袋:“多谢你了,林风。这份情,我记下了。”
送走林风后,蒙毅便开始为外出游历做准备。他知道,此次外出,前路未知,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尤其是关于修复道基的方法。而宗门的藏经阁,便是最好的去处。
青冥剑宗的藏经阁,位于宗门的中心位置,是一座高达九层的塔楼,通体由坚硬的黑曜石砌成,塔身刻满了复杂的符文,散发着淡淡的灵气波动,守护着阁内的珍贵典籍。
藏经阁内收藏了宗门数千年来积累的各种典籍,既有高深的功法秘籍、凌厉的剑诀,也有记载着奇闻异事、丹道杂论、风水星象的杂书,是青冥剑宗最珍贵的宝库之一。
寻常弟子想要进入藏经阁,需要凭借弟子令牌,而且只能进入前三层,借阅一些基础的功法和典籍。而蒙毅虽然已经辞去了真传弟子之位,但凭借着之前立下的大功,以及宗门对他的特殊关照,获得了进入藏经阁前六层的权限。
这一日清晨,蒙毅便带着弟子令牌,来到了藏经阁。负责管理藏经阁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修士,这位老修士已经在藏经阁值守了数百年,平日里总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对宗门内的各种纷争与荣耀都漠不关心。
即便是蒙毅这样的“风云人物”到来,老修士也只是掀了掀眼皮,淡淡地说道:“令牌给我,进去吧。记住规矩,不可损坏典籍,不可私自带出,每日日落前必须离开。”
蒙毅恭敬地将令牌递给老修士,待老修士登记完毕后,便迈步走进了藏经阁。
一进入藏经阁,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息便扑面而来。阁内光线略显昏暗,只有顶部的天窗透进些许阳光,照亮了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无数的玉简和书卷,每一本都散发着淡淡的古老气息,仿佛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与传承。
蒙毅没有急着去上层,寻找那些高深的剑诀和功法。他很清楚,以自己目前的状况,即便得到了高深的功法,也难以修炼,反而可能因为修为不足,强行修炼而加重道基的损伤。
因此,他直接来到了存放杂书的区域,这里收藏着各种记载着奇闻异事、前辈游记、丹道杂论、风水星象的典籍,或许能从中找到与修复道基,或入世修行相关的线索。
蒙毅在一排排高大的书架间缓缓漫步,手指轻轻拂过那些或新或旧的玉简和书卷,感受着它们身上传来的古老气息。他就像是一位在时光长河中淘金的旅人,仔细地翻阅着每一本可能有用的典籍,生怕错过任何一丝有用的信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