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在蕴灵谷中,停留了下来。此地灵气充裕,环境隐蔽,又有灵泉和遗存的灵药,无疑是闭关修炼、学习炼丹的绝佳场所。
他首先仔细研读,青霖道人留下的玉简。那炼丹心得极为详尽,从最基础的控火诀、辨药性、处理药材,到丹炉的选择、各种炼丹手诀、凝丹收丹的时机把握,甚至包括许多青霖道人,自己总结的成功与失败案例,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其水平虽然按玉简自述只是“登堂入室”,远非宗师,但对蒙毅而言,已然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字字珠玑。
而那“筑基丹”古方残篇,更是让他看得心驰神往。丹方上记载的主药、辅药、药引多达数十种,许多药名他闻所未闻,如“凝露紫猴花”、“地心淬魂乳”、“千年玉髓芝”等,一看就知,绝非末法时代能轻易寻得。
炼制过程更是繁复无比,对火候、手诀、时机的要求苛刻到极致。这确实是上古时代修士,用来奠定无上道基的宝丹,其功效描述,远超他现在自行筑基的效果——不仅能巩固根基,更能拓展经脉容量,强化神魂本源,甚至能提升一丝,对天地灵气的感悟能力!
“难怪青霖道人未能炼制,这所需材料,在如今时代,恐怕是镜花水月了。”蒙毅叹息一声,但却并未失望。这丹方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思路和其中蕴含的丹道至理。许多君臣佐使的药性搭配、能量融合的原理,对他理解自身修为、乃至推演《九天混元道典》都有莫大启发。而且,丹方中提及的一些辅助药材,山谷中,恰好就有年份不足的类似替代品,或可尝试炼制简化版的“凝基散”。
接下来,蒙毅开始实践。他没有丹炉,便以真元控火,以灵泉边的青石为台,从最基础的“聚气散”开始尝试。聚气散,甚至算不上丹药,只是将蕴含灵气的药材提纯、融合成易于吸收的粉末而已。
他选取了山谷中一些年份较浅、药性温和的辅药,按照心得中的记载,小心翼翼地操控着离火真元(他发现至阳真火用于提纯药材效果极佳,但需极其精细的控制力,否则瞬间便成灰烬),一遍遍地尝试。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不是火候过了药材碳化,就是火候不足,药力无法融合,或者比例失衡,药性冲突…
灵泉边,时常响起轻微的爆鸣声,或者飘起焦糊味。若是青霖道人见到,有人如此奢侈地用至少筑基期的真火,和上佳辅药来练习最初级的聚气散,恐怕会哭笑不得。
但蒙毅心志坚毅,毫不气馁。每一次失败,他都仔细反思,对照心得寻找原因。他的真元操控能力,在这种极端精细的要求下,以惊人的速度提升着。神识的运用,也变得更加精妙。
终于,在不知道第几十次尝试后,一团淡白色的、散发着精纯药香的粉末,成功凝聚而成!
“成了!”蒙毅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虽然只是最基础的聚气散,但意义重大,标志着他真正踏入了丹道的大门!
他再接再厉,开始尝试炼制稍难一些的“疗伤膏”、“解毒散”…成功率逐渐提升。
在此期间,他每日饮用灵泉,服用自己炼制的聚气散(虽对他效果已微乎其微,但重在练习),并小心翼翼地采集了那株“冰心寒兰”的一片叶片,和“星辉月魄花”的一瓣花瓣(未伤其根本),辅以其他药材,尝试炼制更高级的“冰心护脉丹”和“星辉凝神露”。
这两种已是真正的丹药雏形,过程更加复杂。尤其是“星辉凝神露”,对神识凝聚,有微弱效果,炼制时,需将神识融入药液之中,引导其药性升华,极其耗费心神。
经历多次失败,几乎将花瓣消耗殆尽时,他才成功炼制出三滴,散发着星辉、沁人心脾的凝神露。服用一滴后,顿觉神识清明,疲惫一扫而空,效果显着!
而“冰心护脉丹”,则在他一次冲击《九天混元道典》第一层小瓶颈时,发挥了关键作用,那股冰凉的药力,护住了经脉,使他安然度过了一次小小的真元暴动。
丹道的学习,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他的修行。他对自身真元的理解、操控达到了新的高度,修为在不知不觉中更加精进,彻底巩固在筑基初期顶峰,距离中期仅有一线之隔。
同时,他也未放下,对青冥剑碎片的炼化。每日以真元和神识温养,与那丝残存的剑意沟通,如今已能较为自如地激发其剑气,威力比之前大了不少。
山谷岁月静谧而充实,蒙毅沉浸于修炼、炼丹、研习术法之中,几乎忘记了外界的时间流逝。但他知道,此地虽好,终非久留之地。这里的资源有限,尤其是灵泉的灵气产出,似乎也在缓慢减弱,无法长期支撑他更高层次的修炼。
(悬念:离开崆峒山的路上会顺利吗?外界过去了多久?黑煞教是否还在搜寻他?)
喜欢天道好长生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天道好长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