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投毒风波和月夜谈话,蒙毅如同脱胎换骨。他不再抱怨训练的艰苦,及规矩的繁琐,反而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所能学到的知识。
他主动向王贲等将门子弟,请教军中合击技法和阵势,向那些沉默寡言的平民郎官,学习他们扎实的基本功、野外生存技巧,甚至私下向一些年老却经验丰富的宦官,请教宫中各种不成文的规矩、人事关系和秘闻。他的武艺,在系统训练和切磋中稳步提升,对宫廷的认知也日益加深。
然而,咸阳宫的政治漩涡,从未停止转动。就在蒙毅逐渐适应之际,一个影响深远的人物,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这一日大朝会,蒙毅因表现渐入佳境,被选派在大殿门口值守,得以窥见朝会景象。百官肃立,气氛庄重。忽然,殿外传来通报:“齐地方士徐福,请求觐见陛下,言有长生不老之仙策献上!”
长生不老?殿内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百官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有好奇,有不屑,也有深思。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嬴政,原本平静无波的脸上,眉头微微一动,抬手道:“宣。”
只见一名身着宽大玄色道袍、头戴偃月冠、手持玉麈、仙风道骨的中年男子,缓步走入大殿。他面容清癯,三缕长须,眼神清澈而深邃,步伐轻盈,仿佛不沾尘埃,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便是徐福。
蒙毅站在门口,看着徐福从容不迫地从面前经过,心中却莫名地升起一股异样的感觉。这人看起来飘逸出尘,但那过于平静的眼神深处,似乎隐藏着某种难以言喻的东西,让他感觉有些不舒服。
徐福至御前,行礼如仪,声音清朗平和:“海外散人徐福,拜见秦王陛下。闻陛下扫平六合,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千古未有之圣主。然天地有时,人寿有终,乃众生之大憾。福不才,偶得上古仙人所遗海图及丹方,知东海之外有三神山,曰蓬莱、方丈、瀛洲。其上仙人所居,有不死之药藏于洞天福地之中。福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率船队东渡,寻访仙山,求取不死神药,献于陛下,助陛下成就万世不朽之基业!”
他的话语充满诱惑力,描绘着长生不老的宏伟蓝图。殿内一片寂静。许多官员面露怀疑,长生之说虚无缥缈,自古君王求仙问道者众,然皆如镜花水月。但无人敢轻易出言反驳,因为谁都知道,当今大王年轻气盛,志在天下,对“长生”二字,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据宫中私下流传,大王自亲政以来,已秘密召见多方术士,探讨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之法。
嬴政的目光紧紧盯着徐福,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座扶手,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他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徐先生所言仙山、不死药,果真存在?有何凭据?”
徐福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看似古朴的兽皮图卷,以及几片残破的玉简:“此乃先祖所传《东海仙山图》,标注了三神山大致方位。另此玉简,乃记载不死药性状,部分炼丹之法,惜已残缺。陛下可令博学之士查验。福愿以性命担保,若不得仙药,甘受任何惩处!”
嬴政命人将图卷玉简呈上,仔细观看。那兽皮古旧,图纹神秘,玉简上的文字也确是上古篆体,内容玄奥。他越看,眼神越是明亮。
蒙毅在门口,看着这一幕,心中的不安感越来越强。他虽年轻,但也读过些杂书,知道长生之事虚妄。这徐福说得天花乱坠,但总觉得有些不踏实。而且,他敏锐地注意到,在徐福陈述时,站在百官前列的丞相李斯和几位老臣,眉头微蹙,却欲言又止。而中车府令赵高,则垂手而立,面色平静,看不出想法。
最终,嬴政显然被深深打动了。他朗声道:“若真能求得仙药,乃大秦之福,天下之幸!徐先生既有此心,朕便准你所奏!即日起,筹备东渡事宜,所需人手、物资、船只,尽可由少府调拨!务必要为朕取得不死药!”
“陛下圣明!”徐福躬身领命,嘴角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笑意。
朝会散去,百官议论纷纷。蒙毅心中却蒙上了一层阴影。长生不老?东渡寻仙?这听起来如同儿戏,却动用了国家力量。大王英明神武,为何会相信这个呢?这徐福,究竟是什么来头?
很快,命令下达。东渡之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而蒙毅,因为身手不错,且近来表现“忠勇可靠”,竟也被点名,列入随行护卫的名单之中!
接到命令时,蒙毅愣住了。远渡重洋,寻找那虚无缥缈的仙山?这比待在宫里更加吉凶未卜!大海的恐怖,他可是听那些来自沿海郡县的郎官说起过,风浪、海兽、迷航…十死无生!
他看着那份盖着少府和大王玺印的诏令,心中充满了抗拒和…一丝被那月夜谈话激起的、对未知的好奇。
(悬念:蒙毅是否必须参加东渡?徐福的仙山之说有何阴谋?东渡队伍将面临什么?)
喜欢天道好长生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天道好长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