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小平9人探测到的“紫纹圣子”与“绯纹圣子”虽然来自“迥界”不同的星域,但追踪回溯,均来自三界之外的“元界”,且圣子空间烙印表明,纹色圣子物体空间转换极为相似!
星空堡垒计时,苍梧国历法年16月19日,南小平一行结束了在洪荒世界第3个轮回的探索。
就地寂灭,前往洪荒世界第1个轮回。洪荒世界第1轮回有3次外物质侵入,均发生在第1个大循环时期。
二、探索洪荒世界起源,追踪到“白纹与黑纹圣子”
苍梧国历法年16月19日,南小平一行结束了在洪荒世界第3个轮回的探索,就地寂灭,来到洪荒世界第1个轮回的第1个大循环。在五色圣子状态下等待3次外来星体侵入。
洪荒世界第1个轮回的第一个大循环,就是洪荒世界起源后的第一个空间稳定时期。
追索洪荒世界的空间烙印,原来洪荒世界来自“元界”黑域与白域的重构!
南小平9人经过感悟商讨,认为元界充斥着“白纹圣子”与“黑纹圣子”,与前面探测到的“紫纹圣子”、“青纹圣子”、“绯纹圣子”这5个“纹色圣子”统称为“五纹圣子”。是构筑“五色圣子”的基础单位,是构筑“五色圣子”256种特征的“基本态”,故将其称为“五纹基础态圣子”。而元界就是由这些基础态圣子构成的高密度星域。
上述结论,是南小平势力依据感悟与体验、依据检测与推测做出的总结,是一种“现象上”的归纳与总结。归根结底,南小平一行,包括南念星与南念宇,在“洪荒归一体”状态下,并不能真正揭示“五纹圣子”的内在规律。
在万亿个空间烙印前,以绝对3维度空间存在的“黑纹圣子”构筑而成的黑域,与以绝对3维度空间存在的“白纹圣子”构筑而成的白域,历经无穷星域的空间扭曲,迎头融合重构,从而诞生了元界。
元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混沌空间,混沌空间是无边无界的,混沌空间也是无极无向的。
在元界形成过程中,“五纹基础态圣子”融合构成元界初始物质形态,在元界初始物质形态的形成过程中,同时伴生了许多由“黑纹圣子”、“白纹圣子”组成的旋涡。这些“旋涡”构成的空间也是元界的组成部分,简称为“黑、白域基础态圣子空间”。
在元界、亘界、合界以及最后“迥界”的星域构造中,这些“黑、白域基础态圣子空间”大多破碎,而被其他星体吸收或作为基础态纹色圣子被吸入“黑域”和“白域”中,变成构造“黑色圣子”与“白色圣子”的组成部分。
因此,南小平9人推论:“黑色圣子”是由“黑纹圣子”构筑而成的;“白色圣子”是由“白纹圣子”构筑而成的。
洪荒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起源于元界时期,由巨大的“黑、白域基础态圣子空间”构成的一个26维度的空间世界。
她历经元界、亘界、合界万亿个宇宙星域变更、重构,躲过了所有的风风雨雨,一路“摇摇晃晃”的来到了“迥界”时期。在这个26维度的“旋涡空间世界”能量即将耗尽、空间面临崩溃之前,被“某神秘力量”或“某神秘大能”不断丢进“星体”,用以维持洪荒世界外26维度的空间运动。作为“迥界”星体的一部分,参与“迥界”的物质空间衍进。这便是洪荒世界创始之初!
洪荒世界创始之初,这时候的洪荒世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质世界!最多是一个“遗存”了万亿空间转换后的“黑、白域基础态圣子”旋涡。
在洪荒世界第1个轮回的第1个大循环时期,先后有3个巨大的星体侵入这个旋涡,打破了这个26维度空间内部黑、白域基础态圣子的平衡,从而产生了物质融合、重构,形成了5维度的物质空间运动,构成了洪荒世界的基本形态。一个黑洞内的洪荒世界诞生了!
这个“黑洞”有多大呢?回溯探测洪荒世界的起源,“黑、白域基础态圣子”漩涡方圆70亿亿光年。第一次入侵的外星体,方圆21亿亿光年,被漩涡吸入,发生了第一次星域爆炸,由于“黑、白域基础态圣子”漩涡的物质密度极高,达到5万倍“业力物质密度”指数,入侵的外星体被漩涡搅碎,分解成121个小星体和无数宇宙尘埃。
方圆70亿亿光年旋涡空间急速膨胀、第26维度虚空迅速扩展,在“迥界”形成了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南念星兄弟没有星域参照,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空间概念。
经过南念星追踪回溯,这个外来星体来自“迥界”的“极观”星域。“极观星域”是一个最高物质密度高达4.5万倍“业力物质密度”指数、物质空间运动维度为27维度的物质世界。根据圣子空间烙印回溯,在“极观”星域,星域广阔、星系密布、物种繁多,是“主宰形变人”分布较多的星域。
在洪荒世界的初始空间形成后,接着发生了第二次外来星体入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