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就在凉国侯府上下因为那道圣旨而陷入一片紧张忙碌的气氛中时,一道谁也没想到的旨意,再次降临。
一名小太监骑着快马,直奔府邸而来,传下皇帝的口谕,命蓝玉即刻独自入宫觐见。
这个消息,让刚刚才稳定下来一点的府内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单独召见?”曹震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侯爷,这……这会不会有诈?昨日圣旨刚下,今天又召您入宫,万一是想把您诓进宫里,直接拿下……”
蓝春也跟着附和道:“是啊义父,鸿门宴啊!这老皇帝的心思,谁也猜不透!”
蓝玉站在院中,抬头看了一眼灰蒙蒙的天空,表情却很平静。
他摆了摆手,说道:“慌什么?真要是在宫里动手,他又何必多此一举,又是降爵,又是派监军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已经开始整理自己的衣冠。
“放心吧,他要是想杀我,有的是光明正大的借口。偷偷摸摸在宫里动手,只会让他自己落下一个残害功臣的骂名。”
他看向曹震和蓝春,目光锐利。
“依我看,这,是老皇帝对我的最后一次试探。”
他心里清楚,朱元璋这种多疑的性格,虽然已经同意了他的请求,但内心深处,肯定还有那么一丝不确定。
这份不确定,就像一根小小的刺,扎在他的心头,让他寝食难安。
所以,他必须在蓝玉离开京城之前,亲自见一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以此来打消自己心中最后那点疑虑。
“我去去就来。”蓝玉拍了拍曹震的肩膀,“你们按照原计划行事,不要停。记住,时间宝贵。”
说完,他便登上了前来传旨的马车。
马车没有去奉天殿,也没有去谨身殿,而是直接驶入了皇宫后苑,最终在一座略显安静的殿宇前停下。
武英殿。
这里是皇帝处理一些不那么正式的军务,以及接见亲信大臣的地方。
蓝玉走下马车,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入了大殿。
殿内,没有文武百官,也没有甲士林立。
只有一个身穿略显陈旧的黄色常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正背着手,站在一幅巨大的疆域图前。
正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蓝玉不敢怠慢,立刻上前几步,跪倒在地。
“罪臣蓝玉,参见陛下。”
朱元璋缓缓转过身,脸上没有了昨日圣旨上的威严,反而带着一丝淡淡的疲惫和怅然。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蓝玉,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起来吧。赐座。”
一名小太监立刻搬来一个锦墩,放在一旁。
“谢陛下。”蓝玉起身,却不敢真的坐实,只半个屁股沾着锦墩的边缘,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朱元璋没有看他,而是转身又看向了那幅地图,手指在北方的位置上,轻轻地滑动着。
“蓝玉啊,咱俩,有多少年没这么单独说过话了?”
蓝玉低着头,恭敬地回答:“回陛下,自洪武二十一年,臣北征归来后,便再未蒙陛下单独召见。”
“是啊……”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语气里充满了感慨,“想当年,咱在濠州起兵,你跟着常大帅,还是个浑身是胆的毛头小子。一转眼,咱俩都老了。”
他这番话,让蓝玉的心里,警铃大作。
朱元璋最擅长的,就是打感情牌。
当年逼死李善长之前,他也是这么一副念旧的模样。
蓝玉不敢接话,只能把头埋得更低。
朱元璋自顾自地说道:“咱知道,昨日的旨意,你心里头委屈。堂堂的开国公,跟着咱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到头来,爵位说削就削了。”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蓝玉。
“可咱,也有咱的难处啊。太子没了,咱这颗心,就像被人生生挖走了一块。允炆那孩子,性子仁善,像他爹,可也太软了些。”
他走到蓝玉面前,缓缓说道:“你蓝玉,是咱手底下最能打的将,也是脾气最臭,最不让人省心的将。把你留在京城,咱怕允炆那孩子,将来镇不住你啊。”
“咱让你去辽东,看似是贬斥,实际上,是在保你!你懂吗?”
这话说的,情真意切,好像他真的是为了保护蓝玉,才煞费苦心一样。
蓝玉听完,立刻从锦墩上滑了下来,重新跪倒在地,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陛下……陛下圣明!臣……臣都懂!臣有罪!臣给太子丢脸了,也给陛下丢脸了!臣……心里有愧啊!”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捶打着自己的胸口,一副追悔莫及的模样。
朱元璋看着他的样子,眼神中的审视,似乎淡了一些。
他亲自上前,将蓝玉扶了起来,说道:“好了好了,过去了,就都过去了。去了辽东,好好干。”
他拉着蓝玉的手,走到一旁的桌案前。
桌案上,放着一把古朴的长剑。
朱元璋拿起长剑,递到蓝玉的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