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命运的捉弄?
李闯的大军竟然和吴三桂的军队不期而遇,就这样毫无征兆地撞在了一起。
李自成站在阵前,面色阴沉,冷酷地说道:“吴三桂?你这不知好歹的东西,给你脸你不要,简直是在找死!”
也许,就在这一刻,李自成心中涌起了一丝悔意。
他不禁想起自己之前所做的决定,或许他真的不应该灭掉小袁营,更不应该杀掉李岩。
如果他没有灭掉小袁营,那么这一仗的先锋军就有了可靠的人选。
如果他没有杀掉李岩,或许就不会将南明逼成如此强大的敌人,以至于他不得不亲自率领大军来到这里。
其实,他完全可以将这些事情都交给李岩或者李过去处理,这样一来,他就不必如此辛苦地亲自带兵打仗了。
然而,事已至此,后悔也已经无济于事。
不过,对于李自成来说,这都无关紧要。
因为在他的心中,真正的大敌并不是吴三桂,而是那屡次侵犯中原的满清鞑虏。
在李自成的眼中,满清才是他所建立的大政权的生死大敌,是一个值得他正视的对手,是一个真正的敌人。
至于吴三桂,不过是一道开胃小菜罢了,根本不值得一提。只要他一声令下,发兵攻打,吴三桂必定会立刻被消灭。
李自成也是会看朝廷邸报的,而且对其中的内容了如指掌。
他非常清楚辽东明军的实力究竟有多么弱小,简直就是不堪一击。
这些明军向来不敢与女真兵进行正面的野战,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因此,当李自成看到吴三桂的兵马时,虽然心中有些恼怒,但并未将其放在心上。
毕竟,连辽东明军都如此不堪一击,吴三桂的这支部队又能强到哪里去呢?
李自成心想:“陈圆圆都已经还给你了,你居然还敢跳出来闹事,那就休怪我对你不客气了!等我消灭了你,夺回陈圆圆,到时候我可要好好地享受一番,毕竟我还没睡够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李自成毫不犹豫地派出了郝摇旗。
这郝摇旗性格暴躁,犹如一团烈火,而且头脑简单,一根筋到底。
他对于上级的命令从来都是言听计从,从不考虑其中的缘由和后果。
比如说,之前上面下令要杀掉李岩,其他人都心存疑虑,觉得这样做不太妥当,所以迟迟没有动手。
然而,郝摇旗却完全不同,他根本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直接就带人冲上去,二话不说便将李岩给杀了。
不管别人如何解释自己有多么冤枉,郝摇旗都充耳不闻,他只会机械地执行命令,其他的一概不管。
就在此时此刻,郝摇旗毫不迟疑地率领着他的本部人马充当先锋,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般径直冲向敌军。
他手中的大旗在空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为他的勇士们呐喊助威。
大顺军队与吴三桂的山海关兵马瞬间激烈地冲撞在一起,喊杀声、金戈交鸣声交织成一片,战斗的序幕就这样猛然拉开。
不得不说,此时的吴三桂展现出了他真正的实力。
许多人对他存在一种误解,认为他不堪一击。
然而,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
吴三桂不仅能征善战,而且实力超群。
他甚至能够在短时间内与满清的大军展开殊死搏斗,达到极限的一换一局面。
不仅如此,他还能将南明军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就像对待一群毫无战斗力的狗一样。
更令人惊叹的是,当他起兵造反时,竟然能够先发制人,打得满清军队节节败退。这些都是确凿无疑的历史事实,有案可循。
因此,一般人又有什么资格去质疑吴三桂的军事才能呢?
面对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吴三桂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
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选择逃跑,而是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战场之上。
一想到自己被背叛、被戴绿帽子的屈辱,吴三桂的心中就像燃烧着一团熊熊烈火,愤怒不可遏制。
此时此刻,大顺军已经成为了他不共戴天的死敌,甚至比他与之交战了半辈子的建虏还要令他憎恶。
没有丝毫犹豫,吴三桂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他身先士卒,率领着自己的亲信将领和家丁队的大佬们,如吴勇、吴敢、夏元杰、张树芳、金国雄等人,如猛虎下山般冲向了战场。
郝摇旗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吴三桂的猛烈攻击,他的防线几乎瞬间被撕裂,陷入了极度的被动和混乱之中。
他不禁开始怀疑人生,难道自己就这样被轻易击溃了吗?
然而,幸运的是,李自成一直在后方密切关注着战局。
当他看到郝摇旗身陷险境时,毫不犹豫地派遣了高一功、刘芳亮等部队前去支援。
这些生力军的加入,让郝摇旗的压力稍稍缓解,但吴三桂的部队却异常顽强,竟然顶住了这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