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坐在吱呀作响的小驴车上,于蜿蜒的青石巷间缓缓往回走。
车轮碾过石子,发出沉闷的声响,恰似她此刻的心境。
她紧攥着衣角,眉头紧锁,眼神里满是哀婉与遗憾,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冒郎深陷囹圄的模样,一个决绝的念头在心底滋生——把冒郎救出来后,便一死了之。
以全清白。
可刚泛起这个想法,她又犹豫起来。
倘若自己就这样轻易赴死,固然能摆脱眼前的痛苦,可那些对冒郎怀恨在心的人,必定会趁此机会,重新对冒郎下手。
想到这里,董小宛的双手不自觉地颤抖,内心在生死抉择与冒郎安危之间反复拉扯。
明明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却在这两难的境地中,怎么也拿不定主意。
就在她愁思苦结之时,小驴车突然停了下来。
赶车的缰绳被猛地一拽,驴儿不满地长嘶一声。
丫鬟满脸惊慌,小步跑到车帘前,声音带着颤抖:“小姐,不好了!朝廷的兵马把香君苑围得水泄不通,看样子正要抓人呢!”
香君苑,那是名动秦淮的小花李香君的住所。
在这秦淮河畔众多女子之中,董小宛与李香君情同姐妹,关系最为要好。
听闻香君苑出事,董小宛心猛地一揪,二话不说,迅速扯起面纱蒙住姣好面容,动作利落地跳下了车。
一下车,嘈杂声瞬间涌入耳中。
只见香君苑门前人头攒动,几个官兵挥舞着长枪,神色凶狠地维持着秩序。
人群如潮水般涌动,议论纷纷。
香君苑那朱红的大门缓缓打开,一群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董小宛一眼就瞥见,其中有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
他们像恶狼一般,扭扯着一个男子,连推带搡,将其粗暴地提了出来。
男子的口中塞着一块破布,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呜咽声。
尽管男子面容因挣扎而扭曲,头发也凌乱不堪,但董小宛还是一眼认出,此人正是李香君的心上人,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
看到侯方域被如此对待,董小宛的手不自觉地捂住嘴,身子微微颤抖,心中暗忖,侯公子此番被抓,香君必定心急如焚,可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又该如何解救侯公子?
种种疑问和担忧,如一团乱麻,缠上了她的心头 。
未几,楼阁之上突然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李香君发丝凌乱,身着一袭素色罗裙,自楼上疾冲而下,裙裾在风中肆意飞舞。
她脸色煞白,双眼通红,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凄厉的声音划破了嘈杂的夜空。
因她气息急促、语速飞快,身处人群远端的董小宛耳朵里充斥着周围百姓的议论声与脚步声,未能听清她的话语。
却清晰瞧见李香君杏目圆睁,柳眉倒竖,满脸怒容,双手在空中胡乱挥舞,似一头被激怒的雌兽。
然而,一切皆是徒劳。
锦衣卫仿若未闻,对李香君的呼喊充耳不闻,神色冷漠,犹如一尊尊冰冷的雕塑。
为首的千户目光冰冷,手按剑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耐烦。
李香君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试图冲破锦衣卫的包围圈。
就在她快要接近囚车时,一名身形魁梧的锦衣卫挥舞刀鞘狠狠拍开,李香君单薄的身躯如断线风筝般踉跄着摔倒在地,手掌与地面摩擦,划出一道道血痕。
官兵头子冷冷地瞥了一眼躺在地上的李香君,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冷笑,吩咐几句。
随后带领众人抛下失魂落魄的李香君扬长而去。
百姓们见状,交头接耳,指指点点,亦渐渐散去。
董小宛待人群散得差不多,才轻提裙裾,快步上前。
她蹲下身子,伸手轻轻扶起李香君,关切地问道:“香君,你,没事吧?”
李香君抬眼看到董小宛,满腔的委屈与愤怒瞬间涌上心头,气苦地蹲在地上,悲声道:“锦衣卫抓走了方域,他们竟说,侯郎家通敌叛国,涉嫌谋反!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言罢,泪如雨下,肩膀不住地颤抖。
董小宛连忙安抚:“此处不是说话之地,咱们先找个安全的地方。”
几人匆匆回到香君苑。
香君妈妈正焦急地在厅内踱步,看到众人回来,满脸歉意,说道:“让董姑娘见笑了。我早就提醒过她,近来局势不稳,让她别和侯方域走得太近,可她就是不听。好在这事只牵连侯方域,没把她牵连进去,真是谢天谢地。”
李香君一听,心中愈发恼怒,冷笑道:“妈妈自然盼着侯郎不来,这样我就能去接那些有钱大户的客,给妈妈赚够买首饰的钱了。”
这话如同一把利刃,气得香君妈妈脸色铁青,双手颤抖:“我这么说,是为了自己买首饰?你天天免费招待侯方域,全然不顾自己的营生。你现在正是赚钱的好时候,错过了,以后可就难了。这话我不知说了多少遍,你就是不听,日后有你后悔的!”
香君妈妈一边说,一边用手帕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眼中满是无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