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精锐士兵对当地地形了如指掌,他们悄悄地摸近秦军大营,却并不急于强攻。相反,他们巧妙地利用夜色的掩护,四处放火,焚烧秦军的粮草辎重。熊熊烈火瞬间照亮了夜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与此同时,这些士兵还善用弓弩,远远地射击秦军的哨兵。箭矢如雨点般落下,让秦军的哨兵防不胜防。突如其来的袭击使得秦军陷入一片恐慌,他们无法判断敌人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只能盲目地加强防御。
更狡猾的是,这些精锐士兵有时会吹响凄厉的号角,佯装要劫营。这一计策使得秦军全军戒备,士兵们纷纷从睡梦中惊醒,紧张地拿起武器,严阵以待。然而,当他们发现这只是虚惊一场时,紧绷的神经却难以松弛下来。
一夜之间,秦军被这样的骚扰弄得数惊,士卒们疲惫不堪,精神高度紧张。尽管他们加强了巡逻和岗哨,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敌人的袭击总是防不胜防。
一种焦躁和紧张的情绪开始在军中蔓延开来。士兵们彼此之间窃窃私语,对未知的敌人充满了恐惧和担忧。这种情绪逐渐影响到了整个军队的士气,使得原本就受挫的攻城行动变得更加艰难。
中军大帐内,气氛压抑。杨定看着伤亡报告和粮草消耗的账簿,眉头紧锁。
“大将军,姑臧城坚,守备森严,强攻损失太大。且我军补给线漫长,此地水源匮乏,久拖不利啊。”一位幕僚忧心忡忡地说道。
杨盛包扎着伤口,不甘道:“难道就没办法了?总不能被吕纂这厮困死在这里!”
杨定沉思良久,缓缓开口:“强攻不易,唯有智取。吕纂能据城死守,无非倚仗三样:城高池深、粮草充足、外部援扰。”
他深思熟虑后,果断地下达了一系列命令:首先,命令军队立刻停止那些徒劳无益的强攻行动,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接着,他征调了随军的民夫以及一部分士兵,让他们投入到大规模的营垒修筑工作中去。这些人迅速行动起来,挖掘壕沟、筑起高墙,使得营地变得坚不可摧,一方面稳固了自身的防御,另一方面也为接下来的攻城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与此同时,他还秘密派遣了多支机动骑兵部队,由杨盛等勇猛善战的将领率领,去清剿姑臧城周边百里范围内的凉州游骑以及可能存在的补给小队。这些骑兵如疾风般驰骋在草原上,以雷霆万钧之势打击那些与吕纂暗中勾结的部落,将他们一一击破,从而逐步孤立姑臧城,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此外,他还下令将苻坚的招降诏书大量抄写,然后用弓箭射入城中。这些诏书详细地宣扬了只诛杀首恶吕纂一人,对于胁从者一概不问的政策,以此来瓦解姑臧城守军的士气,让他们心生恐惧和动摇。
不仅如此,为了激励士气,他还重金悬赏吕纂及其核心党羽的首级,承诺谁能将这些人的首级献上,就能得到巨额的赏赐。这一举措无疑会激发士兵们的斗志,让他们更加奋勇杀敌。
最后,他紧急从后方调运了更多的攻城器械,尤其是大型抛石机和井阑等重型武器。同时,他还命令工匠们就地取材,尝试制造更多的攻城工具,以增强攻城的力量和效率。
战争的形态,从疾风暴雨般的突击,转入了漫长而残酷的围城与反围城。姑臧城下,秦军的营垒如同生长的藤蔓,一步步收紧对孤城的包围。但城上的吕纂,看着城外日渐完善的秦军工事,以及城内依然充足的粮仓和并未低落的守军士气,脸上也露出了狰狞的冷笑。
“杨定,你想困死我?看谁先耗不起!这姑臧城,就是你的葬身之地!”他深知,时间站在他这一边,拖得越久,变数越大,无论是河西部落的反扑,还是北魏可能的干预,甚至是秦军内部可能因久攻不下而产生的问题。
黄沙之上,血日之下,一场意志与智慧的较量,进入了僵持的阶段。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充满了鲜血与牺牲。
喜欢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