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雅那模糊的预警像一根细刺,扎在林烨心头,让他对新近涌入的大批人口更多了几分审慎。然而,生存的压力容不得他过度沉浸在猜疑之中。人口的暴增带来的混乱与资源危机,必须立刻用切实的行动来应对,而非仅仅依靠直觉或担忧。
第二天清晨,当天光尚未完全驱散峡谷中的寒意,林烨便强忍着身体并未完全康复的不适,将老查理、雷娜,以及几位在前期战斗中表现出一定组织能力或得到众人认可的原“曙光”核心成员召集到一起。地点就在那间兼作指挥所和病房的破屋外,围着尚未完全熄灭的篝火余烬。
众人的脸色都带着疲惫和忧虑,显然都已被连日来的混乱和压力所困扰。
“情况大家都清楚。”林烨开门见山,没有多余的寒暄,声音因伤势和缺水而有些沙哑,但语气异常坚定,“人多了,是力量,也是麻烦。再像现在这样一盘散沙,谁都活不下去。我们必须变,必须把每个人的力气,都拧到一股绳上。”
老查理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是啊,林小子,昨天分粥那事就是个警钟。光靠几个老人盯着,管不过来了。”
雷娜抱着臂膀,冷眼扫过不远处熙攘嘈杂的临时营地,言简意赅:“怎么拧?”
“分工。专业化。”林烨吐出两个在废土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词,但他相信其核心逻辑放之四海皆准。“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全能战士,也不能让有力气的人去绣花,让会看病的人去扛木头。必须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基地的需求,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他顿了顿,在地上用树枝简单划拉起来:“我想,暂时可以把现有的人员,分成几个大的组别。”
“第一,建设与防御组。”他画了一个方块,“这是当前最紧迫的。负责围墙、了望塔、陷阱、房屋的修建和加固。需要身强力壮、不怕吃苦的人。组长……”他目光看向一个在之前防御战中表现沉稳、力气颇大的中年汉子,“王魁,你来负责。老查理叔统筹全局,给你支持。”
王魁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会被委以重任,随即挺起胸膛,重重“嗯”了一声。
“第二,生产和后勤组。”林烨画了第二个方块,“这是活下去的基础。包括现有的水培农场拓展、寻找可食用植物和狩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食物加工储存、水资源管理和分配、衣物缝补等。这部分事情杂,需要心细、有耐心的人。李婶,”他看向之前负责分粥、为人公道的中年妇女,“您经验多,威望够,请您多费心。”
李婶擦了擦手,有些紧张,但看到林烨信任的目光,还是点了点头:“我……我尽力。”
“第三,警卫与巡逻组。”第三个方块,“负责基地日常警戒、围墙值守、内部治安纠纷初步处理,以及未来可能的侦察任务。需要机警、忠诚、有一定战斗力的人。雷娜,”林烨看向她,“你来牵头。挑选可靠的人手,制定巡逻班次和警戒规则。”
雷娜没有推辞,干脆地应下:“好。”
“第四,医疗与技术组。”林烨画下第四个,也是目前最薄弱的方块,“阿雅需要持续照顾,其他伤员病号也不少。我们需要尽可能搜集草药,培养懂一点包扎护理的人。另外,缴获的那些破烂无线电、旧零件,也需要有人尝试修复研究,哪怕只能修好一个水壶,也是进步。这部分……暂时由我直接负责,看看能不能找出有这方面潜力的人。”
他将树枝指向最后一个区域:“最后,所有暂时无法归入以上各组的老弱妇孺,也不能闲着。可以负责一些辅助性工作,比如清洁营地、帮忙看管孩子、编织绳索、处理一些简单的材料。总之,在‘曙光’,只要能动,就要为生存出力。”
林烨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每个组设一个组长,直接对我和老查理负责。组内成员的工作安排、贡献记录,由组长初步核定。每日劳作换取‘贡献点’,贡献点直接关系到食物和必要物资的分配额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有特殊技能者,经评估后给予基础点数加成。”
他提出的方案并不复杂,却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原始但有效的管理框架。将混沌的人群按照功能划分,明确责任与利益关联,这是走向秩序的第一步。
老查理首先表示赞同:“这个法子好!清清楚楚,谁该干啥,能干好啥,拿多少,都没得扯皮!”
王魁、李婶等人也纷纷点头,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职责,他们脸上的迷茫减少了许多,多了几分干劲。
雷娜则补充了一点:“警卫组需要优先配给武器。而且,对新来的人,尤其是那批三十多人的,观察期要延长,加入警卫组更要严格审查。”
“同意。”林烨点头,“安全是底线。”
简单的会议结束后,新的架构立刻开始运转。老查理拿着林烨草拟的名单(主要是基于他平日观察和众人推荐),开始大声宣布分组情况和组长任命。起初还有些嘈杂和议论,但当人们发现分工确实依据了各人特点,并且与赖以生存的食物分配直接挂钩后,骚动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带着些许期盼的忙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