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似海,应天府沐浴在万物勃发的生机之中。然而紫禁城内,却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肃杀与庄严。奉天殿前巨大的广场,被初升的朝阳镀上耀眼的金辉,汉白玉的丹陛如同一条登天的玉阶,延伸向至高无上的皇权。空气中弥漫着檀香、旌旗猎猎声,以及百万军民屏息凝神的期待。今日,是朱元璋诏告天下,大封皇子功臣,定鼎大明万世基业的日子。而就在三个月前那场震动朝野的根基永固策大辩论余音犹在,更让这场盛典增添了不同寻常的分量。
洪武三年四月初八,辰时初刻,奉天殿。低沉浑厚的钟鼓声自皇城深处次第响起,九响过后,声震全城。沉重的宫门在铰链的吱呀声中缓缓洞开,早已在承天门外肃立等候的文武百官,如同两条流动的江河,在引礼官的唱喏声中,沿着御道两侧,踏着庄重的步伐,鱼贯而入。绯袍玉带,冠冕巍峨,笏板如林,唯有衣袂摩擦的窸窣声与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
“陛下驾临——!”司礼监掌印太监朴公公那特有的带着几分尖细嗓音,穿透了奉天殿的寂静,清晰地传遍广场的每一个角落。朱元璋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在太子朱标与朱栋的左右随侍下,自奉天门缓步而出,踏上了通往奉天殿的丹陛。衮服上金线绣成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在阳光下折射出令人不敢逼视的光芒,冕旒垂下的玉藻轻轻晃动,遮蔽了他深邃如渊、锐利如鹰的目光,却更添了无上威严。朱标身着太子衮冕,神情温润中透着凝重。他身旁的朱栋,亦是一身亲王衮冕,虽年少,但身姿挺拔如松,目光沉静似水,经历了根基永固策的风暴洗礼,眉宇间更添了一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坚毅。
朱元璋一步步登上丹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帝国命运的节点上。他行至御座前,转身,目光如炬,扫视着脚下匍匐如蚁、山呼万岁的文武百官。
“众卿平身!”洪钟般的声音响彻大殿。
“谢陛下!”百官齐声应和,声浪汇聚,直冲殿宇。
待百官归位,大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朱元璋身上,也若有若无地掠过他身侧的两位少年——尤其是那位刚刚在朝堂上掀起惊涛骇浪的朱栋。
朴公公手捧一卷明黄圣旨,躬身行至丹墀中央。他展开圣旨,那明黄的绸缎在殿内烛火与门外天光映照下,流光溢彩。他深吸一口气,用清晰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开始宣读那份注定载入史册的封爵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天命在躬,肇造区夏。赖天地之眷佑,荷祖宗之威灵,兼文武之忠勤,扫群雄而一统。当此乾坤再造,海宇廓清之际,非大封功臣,无以彰酬庸之典;非广建藩屏,无以固磐石之基。爰稽古制,参酌时宜,特颁殊恩,用昭激劝。
首封皇子,以隆亲亲之义,固本强干:
皇三子朱樉: 天性英毅,器宇恢弘。封为秦王,授宗人府右宗正,赐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建藩西安府,授以精兵劲旅,总制陕甘军务,屏藩西陲,拱卫京畿!望尔恪守祖训,抚绥军民,永为西北巨镇!待年长就藩,先于京中进学!
皇四子朱棡: 聪敏好学,勇略兼资。封为晋王,授宗人府左宗正,赐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建藩太原府,控驭三晋,北御蒙元残部!尔当整饬武备,绥靖地方,勿负朕望!待年长就藩,先于京中进学!
皇五子朱棣: 英武果决,深谙韬略。封为燕王,赐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建藩北平府,授以北平都司及北平行省军政大权!北平乃元之故都,北虏窥伺之门户,国之肩背!付尔重任,当效汉之周亚夫,为朕守好北大门!待年长就藩,先于京中进学!
皇六子朱橚: 仁厚敏达,博通经史。封为周王,赐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建藩开封府,督理中原腹地,务使政通人和,仓廪丰实!待年长就藩,先于京中进学!
皇七子朱桢: 年虽少而志气昂然。封为楚王,赐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建藩武昌府,镇守湖广,控扼长江中游,抚苗靖瑶,安靖南土!待年长就藩,先于京中进学!
皇八子朱榑: 封为齐王,赐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建藩青州府,屏护山东,拱卫海疆!待年长就藩,先于京中进学!
皇九子朱梓: 封为潭王,赐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建藩长沙府,协理湖广,抚循地方!待年长就藩,先于京中进学!
皇十子朱杞: 封为赵王,赐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待年长就藩,先于京中进学!
皇十子朱檀: 封为鲁王,赐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建藩兖州府,尊崇儒术,表率一方!待年长就藩,先于京中进学!
皇侄朱文正: 南昌郡王朱兴隆嫡子,朕之长侄。昔者洪都血战,力拒强敌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三月,功在社稷!虽曾恃功骄纵,触犯国法,然念其赫赫战功,兼有悔过自新之诚,且乃骨肉至亲。特旨开恩,复其爵位,特恩其不降一等承袭南昌郡王,赐金册金宝,岁禄二千石。袭爵降等,其子嗣承袭,降为镇国将军,依根基永固策降等世袭!望尔痛改前非,谨守臣节,勿再负朕恩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