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的暂时退却,并未让林凡放松警惕。他深知,对方背后的“李师叔”以及丹堂的潜在压力,如同阴云笼罩,必须尽快拥有足够的自保资本。这资本,一是实力,二是资源,而在宗门内,资源往往与 “贡献点” 直接挂钩。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十亩长势喜人的青玉参。
“常规上交,收获的贡献点只够维持基本生存和兑换最基础的资源,想靠这个积累财富、兑换高级功法或护身手段,无异于痴人说梦。”林凡抚摸着翠绿的参叶,脑中飞速运转,“必须提升它们的附加值。”
直接催生年份不现实,容易引人怀疑。那么,只能在 “品质” 和 “形式” 上做文章。
“星尘,能更精细地感知这些青玉参内部的灵气分布和药性构成吗?”
“…可以…尝试…” 星尘的意识流集中起来,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缓缓掠过药田。
“…灵气分布…不均…核心药性…集中于…主根脉络…叶片…蕴含微弱…清灵之气…未被利用…”
与此同时,林凡的“基础洞察术”也全力开启,结合直播间观众提供的思路,开始构建每一株青玉参的 “全息数据模型” 。
【(地球)植物学家】:“主播,可以参考经济作物的‘深加工’思路!提取有效成分,制作成更易吸收的制剂!”】
【(修真)匿名丹师】:“青玉参药性温和,主要用于炼制‘蕴灵散’、‘培元丹’等低阶丹药,但其药力提炼率通常不高,大量药性浪费在药渣中。”】
【打赏信息:(未知位面)物质成分无损检测仪(概念版)x1】】
【打赏信息:(地球)低温萃取技术原理详解x1】】
数据与灵感在林凡脑中碰撞。一个计划逐渐清晰:不直接上交原材料,而是将青玉参进行初步加工,提炼其精华,制作成标准化的“青玉参萃取精华”上交!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价值提升:精华液体积小,纯度高,药效更易吸收,价值远超同等数量的原材料。
标准化:避免了因个体差异导致的任务评定波动。
技术壁垒:他的萃取技术源于科学原理和精准控制,旁人难以模仿,不易被轻易压低价格或强取豪夺。
低调:上交的是处理后的产物,只要控制好品质提升幅度,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
说干就干。林凡首先利用打赏的 【物质成分无损检测仪(概念版)】 ,详细分析了青玉参各部位的药性成分和灵气蕴含特点,确定了最佳萃取部位和时机。
然后,他在自己的小屋内,搭建了一个简易的 “实验室” 。核心设备是一个用废弃丹炉改造的低温萃取装置。他摒弃了传统炼丹的高温烈火,而是利用精确控制的灵力波动,模拟出打赏知识中的 “低温萃取” 环境,最大限度地保留青玉参的药性,避免因高温导致的活性流失。
水源是引来的灵泉,经过他自制的多层 “灵力过滤吸附装置” (原理类似于活性炭过滤,但用的是具有净化特性的灵植残渣和特定符文),去除杂质,提升纯度。
整个过程,他如同一个严谨的化学工程师,严格控制着温度、压力、灵力注入频率和萃取时间等每一个参数。《大道编程语言》v2.0版被他用来实时监控和微调整个流程,确保每一次萃取都接近最优解。
数日后,第一批淡绿色、散发着浓郁参香和精纯灵气的 “青玉参萃取精华” 成功出炉。林凡用玉瓶小心装好,每一瓶的容量和灵气浓度都几乎一致,达到了他设定的 “标准单位”。
【物品:青玉参萃取精华(标准单位)】
【品质:优良(药性保留度95%+,灵气活性高,杂质含量<0.5%)】
【描述:采用特殊低温灵力萃取法制成的青玉参精华,更易吸收,药效相当于五份同等年份优质青玉参。】
看着手中的成果,林凡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这些精华液转化为宗门贡献点了。
他没有直接去庶务堂上交,而是先找到了负责杂役弟子事务的陈执事。陈执事为人还算公正,对林凡这个“比较勤快”的杂役弟子印象不错。
“陈执事,”林凡恭敬地递上一小瓶精华液,“弟子近日打理药田,偶有所得,尝试将青玉参提炼成了这种精华液,药效似乎更佳,不知宗门是否收购?价值几何?”
陈执事接过玉瓶,打开嗅了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是识货之人,能感觉到这精华液蕴含的精纯药力和灵气。“哦?你自己提炼的?倒是稀奇。”他倒出一滴仔细感受,脸上的惊讶之色更浓。“药性温和醇正,灵气活跃,确实比直接服用青玉参好上不少。你如何做到的?”
林凡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只说是自己琢磨出的一种“灵力浸润冷萃法”,靠的是水磨工夫和对灵力精准控制的天赋,含糊地遮掩了过去。
陈执事深深看了林凡一眼,没有深究。宗门内弟子有些奇遇或独特天赋并不罕见,只要不违反门规,他乐见其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