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铁雨将至
龙渊城采购“陆战三型”的诏书下达后第七日,黎明时分,青霖市残破的东门外,传来低沉而规律的轰鸣声。由帝国工部特遣队和“智械未来”技术团队共同押运的车队,在重兵护卫下,抵达了这座饱经战火的城市。
车队由五辆特制的重型灵能拖挂平台组成,每辆平台上都固定着一台被厚重帆布覆盖的庞大身影,仅从轮廓便能感受到其蕴含的压迫感。为首的帝国工部郎官,一位面容严肃、举止一丝不苟的中年官员,向迎候的吴选青市长、夏侯岳师长等人递交了公文。
“奉枢密院令,首批十台‘陆战三型’基础作战单元,移交青霖城防司令部。相关技术手册、维护规程及初期培训资料,已悉数备齐。”郎官的声音平板无波,仿佛运送的只是普通军械,“‘智械未来’派驻的三名技术代表将驻留三十日,负责初步培训与技术支持。三十日后,日常维护由贵部自行负责。”
帆布被缓缓掀开,十台涂装着帝国制式城市迷彩、线条凌厉、泛着冰冷金属光泽的“陆战三型”机甲,在初升的朝阳下展露真容。它们静静地矗立着,如同沉睡的钢铁巨兽,与周围残破的战场遗迹形成鲜明对比。一些被允许靠近观摩的士兵发出低低的惊叹,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敬畏。
夏侯岳冷静地审视着这些新装备,迅速下达命令:“划定S-7区为临时机甲库,架设灵能屏障和物理警戒。技术连抽调最优秀的机修士,跟随‘智械未来’的代表学习,三十天内,我要你们能吃透基础维护!” 他的关注点始终在如何尽快形成战斗力并掌握自主权上。
交接仪式一结束,无形的博弈便已开始。
“智械未来”派出的三名技术代表,两男一女,皆穿着剪裁合体的深灰色制服,神情淡漠,言语简洁精准,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但也带着一种显而易见的疏离感和对自身技术的保护意识。他们在进行基础操作演示时,对关键数据接口和灵能回路的核心参数讳莫如深,提供的维护手册也仅限于故障识别和模块更换层面,对于更深层次的原理和底层协议,则以“涉及公司核心机密”为由拒绝透露。
“苏工,” 那位名叫李维 的首席技术代表,对前来对接的苏软软说道,语气礼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界限,“按照协议,我们将指导贵方人员完成标准操作流程和一级维护。更深层级的调试和核心诊断,需由我方授权人员进行,或送回指定服务中心。这是为了确保机甲的性能稳定和……安全性。” 他特意在“安全性”上加重了语气。
苏软软心中了然,这是预料之中的技术壁垒。她不动声色地点头:“理解。我们会严格遵守协议。不过,为确保战时应急响应,希望贵方能在权限范围内,尽可能开放一些关键传感器的实时数据接口,便于我方指挥系统进行战场态势融合判断。” 她试图在对方划定的框架内,为青霖争取更多一点的控制权和知情权。
与此同时,赛博神教 的墨菲特大祭司派来了两名技术神甫,以“观摩学习、提供灵能兼容性建议”为名,几乎寸步不离地跟在“智械未来”的技术代表身边,他们手中造型奇特的仪器不时闪烁,显然在秘密记录和扫描着机甲的各项能量波动和运行数据。李维等人对此表现出明显的警惕和抵触,双方之间的气氛微妙而紧张。
反AI协会 的李明远则带着几名骨干,远远地观察着,脸色凝重。他私下对吴选青和夏侯岳再次强调:“吴市长,夏侯师长,切不可掉以轻心!这些机甲的‘黑箱’操作模式,后患无穷!我协会整理的关于其灵能协议潜在风险的报告,请务必详阅!” 他递上了一份厚厚的材料。
十台“陆战三型”的到来,也在青霖守军内部悄然引发了关于未来发展方向的思想碰撞。
一部分年轻军官和士兵 被其强大的火力和炫酷的外形所吸引,认为这是提升战斗力、减少伤亡的最有效途径,对学习操作和维护这些机甲表现出极大热情。他们私下议论:“有了这些大家伙,下次鬼潮来,咱们就能硬碰硬了!”
而一些经历过多次血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和基层军官 则持保留态度。一位脸上带疤的营长看着那些精密而娇贵(相对而言)的机甲,嘟囔道:“玩意儿是不错,可忒复杂了!这要是打坏了,咱们自己能修吗?弹药打光了咋整?还不如多配点灵能炸药和重机枪实在!” 他们更信赖经受住战火考验的传统装备和自身锤炼出的战斗技能。
这种分歧,实质上是“技术依赖”与“自身锤炼”两种建军思路的早期碰撞。夏侯岳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敲打众人:“新装备要学要用,但绝不能产生依赖!仗,最终是靠人打的!‘风暴’项目的训练,一刻也不能放松!各部队的常规战术演练,必须加强!” 他力图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牢牢抓住战斗力的根本——人的因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