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冰冷的电子合成音,连同那句“小心你身边的人”的警告,像一根无形的冰刺,扎进了陈远的脑海,让他之前所有的兴奋与好奇,都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他猛地回头,望向书房紧闭的门,仿佛能透过木板看到外面潜伏的黑影。一夜无眠。
第二天清晨,顶着浓重的黑眼圈,陈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将那封匿名邮件和通话记录备份,并删除了本地痕迹。对方显然对他了如指掌,而他,对这位“幽灵资助人”却一无所知。这种信息上的绝对不对称,让他感到窒息。
他仔细复盘了最近接触的所有人——同事、学生、学术圈的熟人……没有人表现出任何异常。祖父的笔记,他确信除了自己,再无第二人见过。问题出在哪里?难道他的通讯或研究记录一直被监控着?
犹豫再三,对真相的渴望,尤其是关乎祖父下落的线索,最终压倒了他的不安。他回复了邮件,内容同样简短:“可以见面谈。”
仅仅半小时后,回复来了,只有一个地址和时间:第二天上午十点,滨海新区七号码头,泊位B-7。
那是一个废弃已久的货运码头,弥漫着铁锈和海水腐朽的气味。空旷的仓库阴影下,停着一辆毫不起眼的黑色商务车。当陈远走近时,车门无声地滑开。
车内空间宽敞,布置得像一个移动的办公室。一个穿着剪裁考究的深色西装,年纪约莫五十上下,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男人坐在真皮座椅上。他眼神锐利,带着久居上位的审视感,嘴角却挂着程式化的微笑。
“陈远先生,幸会。我是汉风集团的特别项目顾问,你可以叫我‘林’。”男人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请坐。”
陈远坐进车里,车门悄无声息地关上,将外界隔绝。
“林顾问,”陈远开门见山,努力保持镇定,“你们的邮件提到了我的祖父,还有‘亶洲之钥’。”
“林”微微颔首,从身旁拿出一个平板电脑,点亮屏幕。“我们关注陈砚秋先生的课题已经很多年了。他的失踪,是世界史学界的一大损失。”他滑动屏幕,展示了几张照片——正是陈远在图书馆研究的那份海图的不同版本,有些细节甚至比他掌握的更为清晰。
“我们对追寻失落的历史有着共同的兴趣,陈先生。”“林”的身体微微前倾,形成一种无形的压迫感,“我们知道你破译了海图的部分密码,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我们有资源,有能力组织这次探险,而你,有钥匙。”
陈远注意到,“林”的措辞非常谨慎,只说“历史”和“探险”,绝口不提任何超自然或玄幻的字眼,仿佛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考古活动。
“你们想要什么?”陈远直接问道,“仅仅是学术发现?”
“林”的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历史本身就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不是吗?至于更深层次的意义,等我们确认了合作关系,自然会坦诚相告。”他话锋一转,“我们为你准备了一份礼物,或者说,一张‘船票’。”
他示意陈远看向车窗外。顺着他的目光,陈远看到码头尽头,停泊着一艘线条流畅、装备精良的现代化考察船——青鸟号。它在灰蒙蒙的海天之间,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钢铁巨鹰。
“林”操作平板,调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青鸟号”配备了最先进的深海探测、卫星通讯和气象分析系统,船员也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
“这位是苏怀舟先生,”“林”介绍着坐在驾驶位上,一直沉默不语的男人,“本次航行的船长兼安全顾问。”
苏怀舟转过头,古铜色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冲陈远略微点了点头,眼神锐利得像鹰隼,扫过陈远时,带着毫不掩饰的评估意味。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战士,而非水手。
陈远的心沉了下去。对方的准备远超他的想象,这绝不是一时兴起的学术投资。他感觉自己正被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罩住,而网的另一端,牵在眼前这个深不可测的“林”顾问手中。
“我需要考虑。”陈远说,试图争取一些时间和主动权。
“当然,”“林”的笑容不变,“但我们相信,陈先生不会拒绝探寻家族谜团和触碰历史真相的机会。”他特意在“家族谜团”上加重了语气。
就在这时,陈远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是一条新的匿名短信,内容只有两个字:
“快走。”
陈远的呼吸一滞。短信的来源无法追踪,和昨晚的电话一样。
“看来陈先生还有些顾虑,”“林”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瞬间的情绪变化,“为了表示诚意,我们可以先预支一部分信息。”
“林”在平板上点开一个音频文件。里面传出的是经过处理的、断断续续的对话片段:
“……砚秋太固执……那片海域不能靠近……” “……样本……能量读数异常……非自然……” “……必须找到‘锁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