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上,李红霞早就起来了,轻手轻脚地在东厢房的灶火前忙活。
虽然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林卫家特意交代过,铁蛋和妞妞正如狼似虎地长身体,隔三差五的,还是得给孩子们开个小灶补补身子。
昨晚林卫家回来,看两个孩子小脸有点黄,特意嘱咐今早给弄点好的。
李红霞掀开那口盖得严严实实的米缸盖子,从最底下那个暗格里摸出两个鸡蛋。
这两个鸡蛋是昨儿个刚从后院鸡窝里捡的,还透着股新鲜劲儿。
她拿起一只碗,磕开鸡蛋,那蛋黄红彤彤的,一看就是吃了好料的鸡下的。
她拿筷子“哒哒哒”地搅匀了蛋液,又从暖壶里倒了点温水兑进去,撒上几粒细盐,也没舍得放油,直接坐进了还在冒热气的蒸锅里。
灶膛里的火苗子舔着锅底,没多大会儿功夫,一股子鸡蛋特有的鲜香味就顺着锅盖缝隙钻了出来。
李红霞赶紧拿块湿抹布把锅盖缝给围严实了,生怕这味儿飘到院墙外头去。
这年头,鸡蛋味儿那就是最招人的香气,让人闻见了指不定得在背后怎么议论。
林卫东正在院子里洗脸,听见动静探头进来,压低了嗓门说:
“红霞,给孩子们做鸡蛋羹呢?小心点味儿。”
李红霞白了丈夫一眼,手脚麻利地把火压小了点。
“我知道,门窗都关得严实着呢。你也快点洗,卫家都起来了,一会儿吃了饭你们还得上班去。”
屋里头,铁蛋和妞妞也被这香味给勾醒了。
铁蛋揉着惺忪的睡眼,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连鞋都顾不上穿,光着脚丫子就往外屋跑。
“娘!是不是做鸡蛋羹了?我闻着味儿了!”
李红霞赶紧把儿子抱起来,在他屁股上轻轻拍了一下。
“穿鞋!地上凉!就知道吃,鼻子比狗还灵。”
妞妞也慢吞吞地爬了起来,抱着那个破布娃娃,眼巴巴地瞅着锅台。
饭桌摆好了。
除了那两碗金灿灿的鸡蛋羹,还有昨晚用地窖的精白面蒸的几个大馒头。
虽然大人们平时还是习惯吃红薯面掺野菜的窝窝头,配着酱渣吃,但既然今儿个给孩子改善伙食,也没必要分得那么清。
林卫家从北屋走出来,穿戴得整整齐齐,脚上那双新皮鞋擦得锃亮。
他看着桌上的白面馒头,拿起一个递给大哥林卫东,自己也拿了一个。
“哥,嫂子,今儿都吃细粮。这白面放久了也不好,大家都有份,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李红霞有些心疼地看着那白面馒头,小声说:
“卫家,我和你哥吃杂面的就行,这细粮留给孩子和你吧,你在外头跑费脑子。”
“嫂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东西我既然弄回来了,就是给大家吃的。”
林卫家笑着咬了一口馒头,暄软香甜,确实比杂粮养人。
林卫东憨厚地笑了笑,既然弟弟发话了,他也不矫情,抓起馒头大口吃了起来。
“嗯,真香!还是细粮养人啊。”
铁蛋和妞妞一人抱着一碗鸡蛋羹,吃得头都不抬,小脸蛋上全是满足。
铁蛋一边吃,一边还拿眼睛瞟着那白面馒头,嘴里含糊不清地说:
“娘,这馒头真白,跟云彩似的。比那个黑窝窝好吃一百倍!”
李红霞瞪了他一眼:
“快吃你的!吃着还堵不住嘴。记住了,出门可别瞎嚷嚷咱们家吃啥,听见没?”
铁蛋舔了舔嘴边的蛋渍,用力点了点头:
“我知道!这是咱们家的秘密!”
吃过饭,林卫东骑着车去机械厂了。
林卫家也推着车出了门,他得去供销社上班。
李红霞把家里收拾利索,给铁蛋换上了一身稍微体面点的蓝布褂子。
今儿个,她得送铁蛋去纺织厂的托儿所了。
本来是不想送的,可她现在是正式工了,车间里活儿忙,不能总带着孩子去车间,也不安全。
“铁蛋,今儿个娘带你去厂里的托儿所。那里头有不少小朋友,你跟人家好好玩,不许打架,听见没?”
李红霞一边给铁蛋扣扣子,一边千叮咛万嘱咐。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要是有人问你早上吃的啥,你就说吃的红薯稀饭,记住了吗?”
铁蛋眨巴着大眼睛,有点不乐意:
“为啥啊娘?明明吃的是鸡蛋羹和白馒头。”
“让你说你就说!哪儿那么多废话!”
李红霞板起脸吓唬他。
“你要是敢乱说,以后就连红薯都没得吃,天天让你啃树皮!警察叔叔还会把你抓走!”
铁蛋被吓了一跳,赶紧捂住嘴,使劲点头。
“我不说,我不说。”
李红霞这才放心地拉着儿子的手,锁了院门,往纺织厂走去。
纺织厂的托儿所就在厂区边上,几间红砖房,院子里有个沙坑和几个破旧的木马。
托儿所里已经有不少孩子了,大部分都穿得破破烂烂,脸色也大多蜡黄。
相比之下,铁蛋虽然也不是胖得流油,但脸上有肉,气色红润,眼睛也有神,在这一群面黄肌瘦的孩子里头显得格外扎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