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雷声刚掠过栗园的山脊,西坡的幼苗就冒出了新芽。沉默女孩蹲在希望树旁,指尖拂过簇生的芽点 —— 原本预留的主枝顶端,竟挤着四五个嫩绿芽苞,最外侧的芽片已泛出淡红,而叶片背面隐约爬着细密的红点。“萌芽过密率 32%,红蜘蛛卵孵化率 18%,” 她在管护日志续页划下绿线,“隐患排查:冬剪留芽过密?萌芽肥未及时施用?还是清园不彻底留虫源?” 检测仪屏幕跳动着数据:土壤氮含量 0.08%,远低于 0.15% 的萌芽临界标准。
“芽子得多留!将来枝繁叶茂才结果!” 李爷爷捏着枝剪走过,刚放过的萌芽在枝头晃悠。他瞥了眼堆在田埂的尿素袋,眉头拧成疙瘩:“老辈种栗从来‘见芽就留’,你们偏要‘抹芽定梢’,这不是瞎折腾嘛!” 他正要保留希望树主枝上的所有芽点,就被王大叔按住了剪柄。
“不能乱留!沉默姑娘说要去弱留壮!” 王大叔的胶鞋沾着春泥,语气比晨露还坚定。他指着自己管护的幼苗:“上周没及时抹芽,现在一个节位冒 3 个芽,枝条全挤成一团,” 他翻开记满图谱的手册,“主枝每 15-20 厘米留 1 个饱满芽,背下芽、交叉芽全抹掉,这样养分才集中,” 手机突然弹出认养群消息:“春季护苗团已到村口,想学抹芽和红蜘蛛识别!”
双马尾踩着泥泞冲过来,书包里的漫画手册又添了 “春季特辑”:第二百一十五格画着抹芽定梢图(标着 “留饱满芽!隔 20cm!”),第二百一十六格画萌芽肥配比表(注着 “尿素 0.2kg + 复合肥 0.5kg!”),第二百一十七格贴着红蜘蛛防治漫画,旁注 “哒螨灵 3000 倍液!”。“沉默姐姐快看!星洲寄来的虫情放大镜!” 她举起橙黄色放大镜,“能看清叶背的红蜘蛛卵,还送了涂干药剂包!”
陆昭衍刚把尿素倒进施肥桶,就发现沉默女孩盯着叶片背面发呆。“是越冬的红蜘蛛卵孵化了,” 他用镊子挑起叶片,“你看这些针尖大的红点,就是幼螨,得先涂干再喷药。” 他翻开《板栗春季管护规程》,“先按‘去弱留壮’原则抹芽,主干涂 10 倍乐果药液,再喷 15% 哒螨灵乳油 3000 倍液,” 他突然指向北坡,“那些幼苗叶片已经泛白,怕是螨害扩散了!”
顾言的摄像机刚对准春护现场,就拍到揪心的一幕:小丫头正把抹掉的芽点往树盘里扔,说 “能当肥料”。“带螨的芽点必须集中烧毁!” 沉默女孩立刻跑过去制止,“红蜘蛛卵会附着在芽屑上,乱扔会引发全园虫害,” 她指着放大镜下的卵粒,“这每粒卵都能孵出幼螨,三天就繁殖一代,” 检测仪突然报警:“北坡螨害感染率升至 25%,需 12 小时内处理!”
“留芽怎么这么少?” 林溪突然惊呼。大家循声跑到东坡,只见李爷爷抹过的幼苗主枝上只留了 2 个芽,枝条光秃秃的。李爷爷得意地哼了一声:“我说抹芽要狠吧!少留芽长得壮!” 林溪立刻翻出平板查资料:“幼树主枝每米得留 5-6 个芽!间距 15-20 厘米,” 她指着资料里的定梢图,“你看留芽均匀的枝条长势匀称,留太少会导致树冠稀疏!”
跨山护苗的 “春季攻坚战” 随即打响。栗园西侧的技术站里,沉默女孩的新展板已经立起来:左边贴着抹芽步骤图,中间是红蜘蛛防治流程图,右边挂着 “春护三核心” 标语 ——“芽要精、肥要足、虫要除”。她拿着枝剪示范:“主枝选留饱满的背上芽,侧枝留斜生芽,抹芽时要贴近枝干剪平,” 她举起药瓶,“涂干要刮掉老皮露嫩肉,药剂厚涂 1 毫米,”
栗园东侧的抹芽区,王大叔带着男人们进行实操。他教大家选芽技巧:“芽点要选粗 0.3 厘米以上的,叶片展开的留,卷缩的除,” 他用卷尺量芽间距,“这个芽距上一个 22 厘米,刚好符合标准,那个太近,得抹掉,” 李爷爷蹲在旁边帮忙递剪子,时不时问:“留这些芽明年能长侧枝吗?” 王大叔擦了把汗:“立夏前就能抽新梢,秋天就能形成结果母枝!”
苏晚正带着认养家庭做春护实操。每个家庭领到一套工具:枝剪、施肥铲、放大镜,还有双马尾绘制的 “春护指南”。“先帮幼苗抹杂芽,再挖沟施萌芽肥,最后查红蜘蛛,” 她边示范边讲解,“施肥要挖 30 厘米宽的环状沟,肥料埋深 15 厘米,” 一位妈妈举着放大镜观察叶片:“我家认养的 201 号树叶背有红点,是不是红蜘蛛?” 苏晚点头:“赶紧标记,等下统一喷药,记得喷叶片正反面!”
顾言的摄像机追着管护环节拍到了转机:星洲的技术员正教王大叔涂干防治。“先刮主干 20 厘米宽的老皮,露出黄白嫩皮,” 技术员边刮边说,“涂 10 倍乐果药液后包塑料布,有效期能达 30 天,” 他指着处理好的树干,“这样红蜘蛛爬过就会死,比光喷药管用,” 王大叔摸了摸包扎处:“真能管一个月?那省了不少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