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行吧……”
他并没有普通人那般欣喜,毕竟来自未来,自行车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作用是代步工具——总比靠两条腿走路强得多。
“对了,我这儿还有张手表票,再给我来块表。”
售货员听得眼皮一跳。
好家伙,又是自行车又是手表,这是要把“三转一响”
一天凑齐?
(三转一响,指的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这四样。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可是富裕家庭的象征。
即便到了八十年代,仍是一些农村地区彩礼的标配。同志,请随我来......售货员引领着刘爱平来到柜台。
当时购买手表选择有限,其中最受欢迎的要数质量上乘的上海牌手表了。
在所有品牌中,它的走时最为精准,日误差不超过两分钟,每天校对时间都不成问题。这块上海表多少钱?刘爱平询问道。六十八元。售货员回答。
这个价格着实不菲,甚至超过了刘爱平一个月的工资,在当时堪称奢侈品。好的,刘爱平爽快地掏钱道,给我一块。
一块手表加上一辆自行车,总共花费二百二十八元。
昨日签到的888元和今日签到的188元让这笔开销显得微不足道。
戴上新买的腕表后,刘爱平整个人顿时精神焕发,更添几分书卷气。那边在做什么?刘爱平注意到不远处聚集的人群。
售票员解释道:大家在看羊毛衫呢,同志要不要也去看看?这是从北边进口的正宗羊毛制品,穿起来特别暖和。
这话确实打动了刘爱平。
那时的四九城寒风刺骨,人们通常只穿一件棉袄御寒,冷风常常从袖口和领口灌入,滋味实在难忘。
若能添置一套秋衣和羊毛衫,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嗯,去瞧瞧。刘爱平挤进围观的人群。
展台上陈列的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北方进口商品,质地厚实,纯羊毛制作。
只是颜色较为单调:男款是藏青色,女款是大红色。这个要多少钱?刘爱平向售货员询价。
售货员说:看尺码,大概二十三块左右!
这么贵?刘爱平有些惊讶。
一件羊毛衫就要二十多块。
确实不便宜。
不过这也不奇怪,当时老大哥阵营的国家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却相对落后,人工成本高昂。
再加上运输费用和国内商贩的加价。
二十多块也算合理。
刘爱平试了一个尺码,又按冉秋叶的尺寸买了一件。
两件衣服共四十五元。
买完衣服,刘爱平没有直接离开百货大楼,而是去了隔壁的农副产品区。大姐,这鱼怎么卖?
他想起来还欠叁大爷阎埠贵一条大鱼。
毕竟人家是正经的媒人。
媒人礼数不能少。四毛一斤......
比猪肉便宜些。刘爱平懒得讲价,给我两条最大的,鱼肉票可以折半吧?
两条鱼总共八斤。
刘爱平付了四斤肉票和三块钱,然后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他顺手把鱼收进了系统。叮铃铃......
骑在大街上,刘爱平心情不错,伸手按响了车铃。
路人纷纷让道。这小伙真精神......
新自行车啊!刚买的?
借的吧?年轻人哪买得起......
嚯,还有手表呢......
那个年代的自行车,比现在的奔驰宝马还稀罕。
很快,刘爱平就到了红星路小学门口。
骑车比走路快多了,就是有点冷。哟,刘哥,这是新车啊?
保安小汪从门房出来,满脸羡慕地盯着自行车。哥,我能摸摸吗?
刘爱平笑了笑:别说摸了,骑一圈都行,给!
“不了不了……”
小汪连连摆手:“我可不会骑这么好的车,我还是推着走吧……”
他推着自行车在校门口转了一大圈,兴奋地喊道:“哥,你这车真轻快!”
“哥,这车子锃光瓦亮!”
“哥,车轮子这么大啊……”
噗——
刘爱平差点被他逗笑了。
“行了行了……”
“去帮我叫一下冉老师吧!”
“好嘞好嘞……”
这时学校已经放学了。
冉秋叶穿着红色呢子大衣走出来,冻得直打哆嗦。
“爱平……”
看到刘爱平,她羞涩地笑了笑。
刘爱平拍了拍崭新的自行车后座,骄傲地说:“秋叶,看我的新车,带你兜一圈!”
“啊?”
冉秋叶一脸惊讶,“真的?你买的?”
“对!”
“哪来的自行车票呀?”
刘爱平没回答,只是让她上车,载着她绕了一圈。
“冉老师,这是送你的礼物……四九城冬天太冷了,你看看合不合身,要是不合适我去换!”
望着那件红色羊毛衫,冉秋叶眼眶微微发红。
真好。
有个男人关心真好。
有刘爱平这样的男人,更好了。
“嗯……”
她感动得说不出话,拿着衣服赶紧回宿舍试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