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的喧嚣散去,酒精带来的亢奋正在退潮,只留下深入骨髓的疲惫。
张汉玉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窗外的鹏城灯火璀璨,像一片倒倒悬的星河。
他手里捏着那张还带着传真机热度的纸,上面的英文单词清晰而刺眼。
Invitation: Future of Internet Technology Summit.
Location: Silicon Valley, California.
以及那行手写的,力透纸背的小字。
“Mr. Zhang, we are very interested in your ‘post office’.”
王小明推门进来,脸上还带着庆功宴的红晕,但一看到张汉玉手里的传真,酒意就醒了大半。
“汉玉,这……这是鸿门宴吧?”他凑过来,压低了嗓子,“他们偷了我们的东西,现在还敢发邀请函?这是挑衅!”
张汉玉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轻轻点了点那行手写的小字。
“邮局。”
然后,他又指了指自己办公室里那台上了锁的保密柜。
“我们喂给那匹‘木马’的,是‘分布式文件柜’。”
王小明愣住了。
冷汗,瞬间从他的背上冒了出来。
对方知道自己偷走的是一份精心设计的垃圾。
对方甚至,可能已经猜到了星火真正的核心架构。
这不是挑衅。
这是站在暗处,带着一丝戏谑的审视。是一封来自更高维度捕食者的战书。
“他们……到底是谁?”王小明的声音有些干涩。
“所以才要去看看。”张汉玉将传真纸折好,放进口袋,“你去。以学习交流的名义,去看看对面坐着的,到底是狼,还是想合作的猎人。”
“我?”
“你外语好,性格稳重。”张汉玉看着他,“记住,只看不说,只听不答。把他们的技术,他们的模式,他们的野心,都给我带回来。”
新一代“星火网络”的上线,让整个用户群体陷入了狂欢。
BBS的在线人数屡创新高,服务器再也没有响起过过载的警报。实时推送的农产品价格,让无数乡镇的供销社第一次尝到了信息的甜头。“星火邮件”也成了许多单位之间传递非涉密公文的快捷通道。
一切都欣欣向荣。
然而,在一次高层技术复盘会上,张汉玉却给所有人泼了一盆冷水。
“路修好了,车也上路了。但我们现在跑在路上的,还只是自行车。”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
“我们的信息机,除了看帖子,发邮件,还能干什么?”
这个问题,让刚刚还在讨论网络扩容计划的李建国和高翔都愣住了。
“还能……还能更快,更稳定。”李建国下意识地回答,“我们可以继续优化路由协议,升级硬件……”
“我说的不是网络。”张汉玉打断他,“我说的是这台机器本身。”
“它现在,只是一个信箱,一个公告栏。它应该成为一把锤子,一把尺子,一个画板!”
他没有再解释,而是在白板上,画了一个方框。
方框里,他画了一个小小的箭头。
“图形界面。”
他又在旁边画了一个模拟的文档,上面有大小不一的字体。
“文字处理。”
接着是一个布满格子的表格。
“表格计算。”
最后,他在这堆草图的上方,写下了六个字。
星火信息机II代。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白板上这幅疯狂的蓝图给震住了。
最先开口的是顾维民,这位刚刚对张汉玉心悦诚服的老专家,此刻又皱起了眉。
“小张,这不现实。”他指着白板,“图形界面?你知道那对处理器的性能要求有多高吗?我们手里的国产芯片,连跑顺一个复杂的计算都费劲,更别说处理图像了!”
“还有操作系统!”李建国也反应过来,连连摇头,“我们上哪去弄一个能支持图形化的操作系统?自己写一个Windows出来吗?这是天方夜谭!”
“成本呢?”另一个财务出身的高管补充道,“就算我们不计代价搞出来了,一台机器要卖多少钱?一万?还是两万?谁买得起?”
质疑声,此起彼伏。
这是比当初造路由器、搞数据库,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技术鸿沟。那是在一片荒地上盖房子,而现在,张汉玉要求他们在一片沼泽上,建一座空中楼阁。
就在这片压抑的沉默中,一个清脆的女声响了起来。
“可是……如果能实现,那将是革命性的!”
苏晓月站了起来,这个年轻的女孩,因为激动,脸颊泛红。
“用户不再需要去记那些比英文还难的命令!他们可以用一个叫‘鼠标’的东西,去‘点击’,去‘拖动’!就像我们用手去拿东西一样直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