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空气凝固得能拧出水来。
李建国的咆哮还在每个人耳边回荡。
他的质问,像一把烧红的铁钳,烙在所有人的神经上。
“技术倒退!”
这四个字,是对张汉玉,也是对整个星火精神的公然否定。
一个头发花白,穿着洗得发旧的蓝色工作服,腰杆却笔直的老工程师站了起来。
他叫顾维民,是星火从京城一家半导体研究所三顾茅庐请来的元老,参与过国家第一代大型计算机的设计。在硬件领域,他是泰山北斗。
“小张,建国的话糙,但理不糙。”
顾维民一开口,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坐直了身体。
“我们搞硬件的,讲究的是根基。水管子就是水管子,你不能指望在水管子外面画个龙,它就能多出水。”
他指了指白板上张汉玉画的磁带库草图。
“这是在走邪路。是投机取巧。今天我们可以用软件去弥补磁带的速度,那明天呢?是不是可以用软件去弥补芯片的性能?长此以往,我们的根就烂了!”
他的话不重,却字字千钧,砸在每个技术人员的心上。
这是两种理念的根本冲突。
是“硬件为王”与“软件定义”的第一次正面碰撞。
王小明急得直搓手,想开口打圆场,却被张汉玉抬手制止了。
张汉玉没有反驳,甚至点了点头。
“顾工,您说得对。”
他走到顾维民面前,态度诚恳。
“根基,决定了我们能走多远。这一点,我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话锋一转。
“但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走多远,而是能不能活下去。”
“成本,就是悬在我们头顶的刀。这把刀,随时会掉下来。”
张汉玉环视全场,最后目光落在顾维民身上。
“我不想跟您争论路线问题。我们用事实说话。”
他伸出一根手指。
“一周。我给您一周时间,您带领硬件组,拿出一个不使用磁带,又能将存储成本降低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方案。性能、稳定性,都必须满足现有要求。”
顾维民愣住了。
张汉玉继续说道:“如果一周后,您能拿出方案,我们全公司上下,都听您的,立刻废止磁带项目。”
“如果拿不出来……”
他顿了顿,平静地看着对方。
“那就请您,亲自带队,攻关磁带库的伺服系统和调度算法。”
整个会议室,死寂。
所有人都被张汉玉这个堪称“豪赌”的提议给震住了。
他没有用总经理的身份去压人,而是给出了一个选择题。一道无法拒绝,却又无比艰难的选择题。
顾维民的脸涨红了,胸口剧烈起伏。
他想拍案而起,想怒斥对方的狂妄。
可当他看到张汉玉那双平静得不起一丝波澜的眼睛时,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良久。
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好!”
“走!”顾维民转身,对着硬件组的几个工程师一挥手,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会议室,那背影带着一股悲壮的决绝。
压抑的气氛并未散去。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
“张总,我能试试吗?”
众人循声望去。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站了起来。她叫苏晓月,刚从京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没多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文静,但此刻眼中却闪着光。
她是高翔手下的程序员,负责数据库接口的编写。
“分布式事务的数据一致性问题,我最近在看一篇国外关于‘拜占庭将军问题’的论文,或许……或许我们可以设计一种投票机制,来解决节点间的数据同步问题。”
她有些紧张,但逻辑清晰。
高翔皱起了眉:“晓月,那个理论太复杂了,实现起来……”
“我可以简化它!”苏晓月打断了高翔,“我们不需要做到完全的容错,只需要在我们的网络环境下,保证绝大多数情况下数据不错乱就行!我申请带一个小组,专门攻关这个!”
张汉玉看着这个主动请缨的年轻姑娘,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他需要这样的活力。
“好。”他只说了一个字,“人你随便挑,资源你随便用。”
“是!”苏晓月重重地点头,眼中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会议刚刚结束,王小明就黑着脸冲进了张汉玉的办公室,他把门重重关上。
“出事了!”
“长城科技的人,接触了顾工!”
王小明的声音都在发颤,“他们的人直接去了顾工家里!许诺给他一个独立硬件实验室,副总裁的职位,还有一套京城的四合院!”
张汉玉正在看技术文档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又是长城科技。
阴魂不散。
他们精准地嗅到了星火内部的分歧,在最关键的时刻,递出了最致命的一刀。
“顾工……他怎么说?”
“他把人赶出去了。”王小明擦了擦额头的汗,“但是,我怕……我怕他心里有疙瘩啊!我们这边给他压力,那边给他糖果,这人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