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轨舰的船坞悬浮在临江城上空三千米处,透明的能量穹顶将凛冽的高空寒风隔绝在外,却挡不住穹顶外漫天星辰的璀璨光芒。船坞中央,一根长达百米的银色龙骨静静躺在能量支架上,这是用第 6 章诞生的有机金属浇筑而成的核心构件,表面还残留着世界树根须纤维的细微纹路,像沉睡巨龙的鳞片般泛着柔和的光泽。
林宇站在龙骨下方,掌心的星轨怀表微微发烫。自从有机金属与他的共生符号产生共鸣后,这枚怀表就像被唤醒的古老罗盘,总能精准感知到与地脉相关的能量波动。此刻,怀表内侧的微型宇宙模型中,代表星轨舰的光点正与临江城地脉的银色线条产生微弱共振,仿佛在等待某个关键指令。
“龙骨铺设仪式准备就绪。” 苏瑶的战术平板投射出全息进度条,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数据显示,联盟各文明的工匠已在船坞四周集结,“绿绒星的藤蔓战士携带光脉能量舱,硅基技师调试完逻辑雕刻仪,连纽约女孩的维度锚都检测到母星方向的能量呼应。” 她侧身避开忙碌的机械臂,指尖在虚拟屏幕上轻点,调出龙骨的三维结构图,“卡尔说这根龙骨能承受三倍于常规星舰的虚空冲击,前提是我们能完成能量同步。”
林宇抬头望向船坞入口,绿绒星的藤蔓长者正带领十名藤蔓战士缓步走来。这些来自绿绒星的生命体通体覆盖着翡翠色的藤蔓,每片叶子都能储存并传导光脉能量,他们肩扛的透明能量舱中,流动的光脉像液态的星河,散发着温暖的祖母绿色光芒。“按照约定,我们带来了光脉网络的核心能量。” 藤蔓长者的声音通过意识翻译器传来,他伸出一根纤细的藤蔓,轻轻触碰龙骨表面,“有机金属的分子结构与我们的光脉很相似,就像宇宙为两种文明准备的桥梁。”
与此同时,硅基技师们推着一台庞大的逻辑雕刻仪来到龙骨旁。这台仪器的主体是由无数菱形晶体组成的机械臂,末端的雕刻头能释放出纳米级的逻辑光束,在金属表面刻画出精准到原子级别的纹路。硅基主脑的全息投影悬浮在仪器上方,电子音带着严谨的节奏:“根据计算,需在龙骨表面雕刻 3721 条逻辑回路,每条回路的夹角需保持 128.57 度的黄金分割比例,这样才能让能量流动效率提升 42%。” 它的逻辑链在空气中组成复杂的几何图案,与龙骨的轮廓完美契合,“开始雕刻后,需要林宇先生的地脉能量引导,避免逻辑链与有机金属产生排斥。”
纽约女孩抱着维度锚站在船坞边缘,锚链上的金属残骸突然渗出银色雾霭。她惊讶地发现,这些雾霭竟顺着地面流向龙骨,在金属表面凝结成细小的符号 —— 正是分裂者数据库中记载的星舰防护符文。“哥哥的记忆在回应龙骨。” 女孩的指尖抚过锚链上的弹痕,金属残骸突然播放出一段模糊的录音:“有机金属与地脉共生时,需要用不同文明的能量作为‘铆钉’,才能让星舰真正成为宇宙的一部分。” 这段录音让林宇突然想起父亲笔记里的一句话:“星轨舰不是机器,是承载文明的方舟。”
随着藤蔓长者的一声令下,龙骨铺设仪式正式开始。首先登场的是绿绒星的藤蔓战士,他们将光脉能量舱的接口与龙骨两端的能量节点对接。当舱门打开的瞬间,祖母绿色的光脉像瀑布般涌入龙骨,原本银色的金属表面立刻浮现出细密的 “根须”—— 这些根须是世界树纤维在光脉能量刺激下重新生长的结果,它们顺着龙骨的纹路蔓延,在表面织成一张复杂的能量网络。“这是光脉网络的基础结构。” 藤蔓长者解释道,他的藤蔓轻轻触碰一根 “根须”,光脉立刻泛起涟漪,“这些根须能像植物的根系一样,主动吸收宇宙中的游离能量,为星舰提供持续动力。”
接下来是硅基技师的逻辑雕刻环节。随着硅基主脑的指令,逻辑雕刻仪的机械臂开始高速运转,纳米级的逻辑光束在龙骨表面划出一道道银色的痕迹。这些痕迹以黄金分割的角度交叉、组合,逐渐形成完整的逻辑回路。令人惊叹的是,当一条逻辑回路完成时,绿绒星光脉形成的 “根须” 竟主动缠绕上来,与逻辑回路编织在一起,形成兼具韧性与稳定性的复合结构。“这是跨文明的能量融合。” 硅基主脑的电子音带着一丝兴奋,“有机金属的分子结构正在主动适应两种能量,就像水融入海绵一样自然。”
林宇知道,现在该轮到他登场了。他走到龙骨中央,将星轨怀表贴在金属表面。当黄铜表盖与有机金属接触的瞬间,怀表突然爆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表盖内侧的微型宇宙模型投射出临江城地脉的完整图谱。“地脉能量引导开始。” 林宇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将自身的守陵人血脉能量注入怀表,“我需要让龙骨的能量频率与临江城地脉同步,这样才能建立起与地球的深层连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